态度决定一切
常州博爱小学
许炜
常常发现,各个班级班干部使用的工作语言和自己的班主任很接近甚至一模一样,这就是老师的榜样作用!榜样的力量未必无穷,却一定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的榜样、家长的榜样、同学的榜样、社会群体的榜样……一个人的成长,往往和周边人的榜样息息相关,因为人是一种环境动物,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性。周围人对待学习、生活、工作、朋友、困难等等各方面的态度,会决定性地影响一个孩子今后对待学习、生活、工作、朋友、困难等等一系列方方面面的态度。
由此,我觉得对于我们教师的教学来说,老师用什么样的态度来教,学生就会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学!一个老师的教育态度肯定会影响到老师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乃至于教学中的语言、神情、亲和力等等,并由此影响到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影响到学生心目中老师的个人魅力……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为老师,我认为应该经常用积极的态度调整自己的教学状态:用负责的态度完善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学习),用坚韧的态度帮助学生的成长,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缺失……用智慧的心灵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学习与人为善,学习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困难,学习用健康的态度开启和谐、灵动、成功的人生!
在教学中,我以自己诚恳的态度来引导学生感受课堂中和课堂外的真、善、美,让他们明白——美术课,要感受的不仅仅是美丽的画面……
一、 以公正地态度引领学生:
曾经有问卷在调查中询问学生:老师什么品质对你来说最重要?公正!
绝大部分的同学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两个分量很沉重的字眼。是啊,我们都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和所有人一起享受着公平公正的待遇,公平公正是一个真正和谐社会的首要保证。然而,现在社会中的各种丑恶现象又好象在时时刻刻地提醒着我们稚嫩的学生:公正在很多时候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美好理想!它好象违背了人类自私的天性,却又是每个人最本真的憧憬。
但是,只要我们还保留着这种可贵的梦想,只要我们对未来还存在种种美好的规划,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就应该义不容辞地用自己公平公正的行为引领学生把公平公正这种行为内化为一种理所当然的品质。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有希望,我们的未来才更美好,我们的民族才会有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动力……
因此,公平公正是我对待学生首要保证。做错了就指正,哪怕是平时美术成绩最好的佼佼者;做对了就表扬,哪怕是班里最犟头倔脑的调皮鬼;老师不经意间犯了错,一定向学生诚恳地认错,如自己偶尔的迟到,哪怕几秒,也一定真心实意地道歉;绝对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质疑,并表扬鼓励这种敢思考敢表达的行为……
如有一段时间,我发现一个同学好象处处针对我,课堂上故意捣乱,虽然以前也调皮,但是从没有这样带情绪的抵触。于是我把他拉至一边,微笑着细语相询:“最近对老师是不是有什么意见?原来上课虽然你也有调皮,但是思考问题总是很积极,作业完成得也蛮认真,最近好象都不在状态嘛?”学生气呼呼地说:“对,就是有意见,上次我的作业明明做得比另一位同学好,为什么我是优减他是优?!”我哑然失笑,原来就为了这个!我让他去找来那位同学的作业,从构图、着色、钩线、画面的整洁度等等方面分析给他听老师的评分理由,他听得心服口服。接着,我还是表扬了他这种敢于对老师的等第提出自己意见的行为,鼓励他以后有什么想法及时和老师交流,不要自己私下赌气,那样只会造成误会,而不能解决问题。他愉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议,以后上课,他听得更认真,作业完成的质量也更高了。
二、 以亲切的态度接近学生:
谈起对现在孩子的看法,总是觉得:唉,现在的孩子都太有个性,越来越难教了,原来的孩子多乖巧听话啊……其实老师也都明白,个性独特正是现在社会发展的正常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个性化的孩子才能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多彩,让我们的社会更多元化。怎样能更好地贴近这些个性鲜明的孩子呢?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有时候一些不经意的亲切的小动作,往往可以放松学生对教育的反叛心理,并悄悄地拉近我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更心悦诚服地接受我的教育。
因此,不管在课堂教学中也好课后交流中也罢,我都尽量用一些亲切的小动作让学生感受到我的善意,感受到我的提醒不是责罚更不是嫌恶,而是真诚的关怀带来的真切的期望。如学生在课堂上思想开小差,我会给一个提醒的眼神;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讲话或磨蹭,浪费时间,我就走过去轻轻摸一下头或拍一拍肩膀;学生做作业的姿势不端正,歪七扭八的,我就把他(她)的头轻轻抬起来或把肩膀掰掰正,在耳边小声告诉他们要注意读写姿势;课后,我会找个性特别倔强的孩子谈心,谈话时,我会一边让他们先说说的想法,一边给他们把领子翻翻正,衣服拉拉直,红领巾戴戴好,通过这些小动作,表明老师是因为喜爱他们,因为希望他们变得更出色,才来提醒他们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同时告诉他们,学生有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没必要自卑,更不要逆反,关键是认识自己的缺憾,并努力地一步步地改正就可以……
我发现,在这些不经意的小动作后,那些刚开始还处于反叛状态的孩子马上会偃旗息鼓,会注意倾听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哪怕还没有立刻接受,也会愿意去反省自己的表现,这样的交流,就显得温和融洽得多。
对于教育者来说,放低自己的姿态,真正把每一个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当作自己的孩子,个性鲜明而又敏感灵慧的孩子是完全可以感受到的。只有感受到老师的教育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关怀,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训斥,学生自然就不会抗拒老师的教育了。
三、 以开放的态度鼓励学生:
当前教育是素质教育时代,它重视人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尊重人的主
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反对在教学中禁锢学生的自由发挥,束缚学生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反对在学生的学习中设置种种不必要的条件,用条条框框扼杀学生的天性。
作为老师,我们要有开放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和教学方法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开放性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一条重要原则。它要求课堂教学做到:一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不断激起学生的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愿望,让学生的思维、心态处于开放状态;二是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式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时空的拓展变换,教学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的学习空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三是不拘泥于教材、教案,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多样性和多变性,通过学生各种信息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开放式教学从广义上理解,可以看成是大课堂学习,即学习不仅是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包括课外学习、网上学习等自主学习方式来进行。开放式教学在狭义上可以说是学校课堂教学,就课堂教学题材而言,它不仅可以来自教材,也可以来自生活,来自学生;就课堂教学方法而言,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材的个性化处理,使教学方法体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并且在教学方法中运用"探索式"、"研究式"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获取知识;就课堂习作而言,开放式教学要体现在作业内容的开放性、作业创作方法上的开放性,作业展示的开放性等上;就课堂师生关系而言,它要求教师既作为指导者,更作为参与者;它既重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重视教师从学生的学习中吸取营养,更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大胆创新。总之,开放式教学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
这些要求都明确指出了老师不管是在学习的内容上还是在学习的方法上,在所有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设计中,在教育学生的思维、处理学生的问题中……我们都应该以开放的胸怀尽量让学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美术课堂更是如此。在美术教育中,“创新”“创意”是永恒的重中之重。对于一个合格的美术老师来说,评判一幅作品的优秀与否,创作的独特性和前瞻性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因此,我在每次提出作业要求时,都特别要求学生不要创作和别人一样的作品,这里的“别人”包括同学、老师、书中的范图等等。最有创意的作品,我会特别加分鼓励。课后的评价,我也大多让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从创作思路到创作方法,得意之处、不足之点,一一说来,有一句说一句,不要勉强,大胆创作并且大胆表述,这样的经历,本身就是一次再创作的过程。当然,其他同学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作者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毕竟,艺术表现本身就是个性的彰显,没有绝对的答案没有绝对的对错没有绝对的美丑。
四、 以尊重的态度理解学生:
每当有学生不尊重老师的时候,老师一般都会特别气愤特别委屈,总
觉得“一日为师,终生为长”:我辛辛苦苦地教育你,你怎么这样那样的……?殊不知,老师是凡人,学生更是小凡人,小凡人在成长过程中总是要有步骤地从自私走向宽容,从偏激走向平和,从冲动走向理性……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这种过程,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思想上和我们的隔代差异。要以我们对学生的尊重来换取学生对我们的尊重,这样的尊重,才是自然而然,不牵强,不勉为其难的。
因此,当学生对我的态度有所偏差的时候,我总是先反省自己:我是不是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我会坦率地咨询学生的想法,和学生将心比心地交流,给双方搭建一个互相理解的平台。
如一次课堂教学中,我观察到一位女生对我的表情不对,常常故意看着别处,就是不愿意正眼看我,好象有什么想法,有什么不满之处。学生做作业的时候,我悄悄走过去,把她叫到一边,看着她的阴晴不定的表情问她:“怎么了?好象对许老师有意见嘛,有意见就提,提得对老师一定虚心接受!”“我觉得老师凶的!上一次还对我们发火了!”哦,是的,我一下恍然大悟——上一次他们班来上美术课,本来已经晚到了,纪律还一直安定不下来,我在提醒多次都效果不大的情况下,终于按捺不住,大声发了火,狠狠训斥几个迟到后又一直不顾老师暗示明示,坚持“畅所欲言”的家伙,虽然当时立竿见影地安静了下来,但是我“河东狮吼”的形象也在他们脑子里定格了下来,以至于对我产生抵触情绪。我沉吟了一下,首先就自己的急燥态度做了自我检讨,然后和她一起反省:“你觉得老师为什么会发火?那样的课堂纪律对我们的学习会有什么影响?”由于我认错在先,她感觉到了我对她意见的尊重,也意识到了那样的状况是会对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影响,她也谅解了我的一时失控,最后,我扶着她的肩膀告诉她:“老师有不对的地方尽管提,不要影响自己的上课情绪,这样会影响自己的听课质量。”她微笑着接受了我的建议,以后的课堂上,我总是能经常看到她专注的眼神,我知道,我用我对她的理解和尊重换来了她对我教学的理解和尊重,这样的尊重,是最让我们做老师的感到欣慰的……
五、以学习的态度欣赏学生:
教学相长,更别说现在这样的网络时代。对于学生们不时显露出来的各种让我目不暇接、叹为观止的才能,呵呵,我除了佩服还有滔滔不绝的景仰!不仅仅是各种专长,还有思想,尖锐而灵动的思想让现今的学生也显示出自己独特的时代感。聪明、敏锐、好强、博学、敢说敢做敢担当使朝气蓬勃的新世纪学生显得那样锐不可挡。就是这样的学生,逼迫着我不得不以更充分的准备,更快的知识更新,来跟随他们的脚步一起进步。这样的紧迫感常常让我笑着叹息:“现在要做一个好老师真不容易啊!”且不说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学生沉着地侃侃而谈,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稍显稚嫩的口若悬河中显示出的知识积淀和储备;也不论校内校外各种演出中艺术表演的出众才能;就是美术课中对大师、画家以及同学作品的评论,也常常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部分同学因为爱好,在课后不间断地在校外从师学习美术创作,扎实的美术基本功让我在欣慰之余也感受到了沉沉的压力。因此,我总是以学习的态度欣赏着现在的学生,这种欣赏由衷而毫不勉强。
作为一个平凡普通的老师,我觉得教学中需要改进的态度还有很多很多,我希望通过这种不断地探索和改进,不断地思考和反省,让自己不断地成长成熟,因为我知道,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是每个老师的梦想,更是每个学生的期待!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今后对待社会、对待生活的态度,因此,老师的态度也是未来生活会反馈给我们的态度,用自己的态度影响明天的生活,以明天的生活回报我们现在的态度,未来的每一天,都取决于我们今天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