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生活的小能手
——浅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是保证孩子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是孩子精力充沛,激情勃发投入学习的基本保障。因此,培养一个人良好的生活习惯必须从小抓起。作为教师,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早睡早起,和瞌睡虫说再见
—培养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人们常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你有过早起的经验,你一定会发现,早上的空气很新鲜,周围也比较安静,而且心情很好,所以精神状态最好。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肯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晚上就不一样了。经过一天的学习和活动,此时身体和精神都比较疲倦,如果再加上熬夜,就更加疲惫了。在这样的状况下学习,往往是事倍功半。更严重的是,如果熬夜,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就会打瞌睡,不能好好听课,这样长期下去,形成恶性循环,怎么能取得好成绩呢?
良好的睡眠不仅可以使大脑得到休息、放松,还可以帮助你整理白天学过的知识。有时你会惊奇地发现,头一天不太清晰的学习内容,到了第二天早晨,竟然已经想通了。
良好的睡眠还可以加强对当天学习内容的记忆。睡觉之前,如果你轻松自然地把知识点在大脑中过滤一遍,第二天会记忆得更清楚,长期下去,就可以建立长久牢固的记忆。在正常情况下,小学生每天要睡8---10小时。
英国约克大学的赫伯特博士说,睡多没好处,一个人如果睡得太久,会引起血液循环不良。他说,人在睡眠中,呼吸一般比醒时慢,其间血液里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加,会变成体内的麻醉剂,越是多睡,就越想睡。睡懒觉这一陋习对于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第一,导致身体衰弱。
第二,对呼吸有“毒害”。
第三,影响肠胃功能。
第四,破坏生物钟效应。
第五,妨害神经系统正常功能。
做到早睡有方法
每晚9点左右做好睡前准备工作,准时上床睡觉。如去阳台呼吸新鲜空气,深呼吸,刷牙洗脚,静坐一会儿,使身心放松。
抑制刺激,如睡前不要看电视、电影和书籍等。
每天坚持按时早睡早起,坚持锻炼身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
入睡前不要吃夜宵,不要饮浓茶、咖啡、饮料和吃巧克力。晚饭不要吃得过饱,可以吃一些含有氨基酸的食物。
要有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床铺要符合睡眠的要求,不要亮着灯睡,可播放催眠曲,培养按时上床,上床立即入睡的良好习惯。
二、讲究卫生,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培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不讲卫生造成的灾害已经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深刻的教训。2003年轰动全世界的SARS病毒,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恐慌。SARS病毒的侵入就是因为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卫生,它使许多人葬送了生命,但至今仍有一些人还在充当着疾病传播者的角色,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不讲卫生对自己以及他人有多大的危害。
也许有的人觉得天天洗洗刷刷的太麻烦了,如果你这样想,那就错了,因为如果不这样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苦恼。
手接触东西最多,很多细菌的传播都是通过手产生的。经常洗手,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而且还是为了全家、全社会的环境卫生。一个人是否干净,体现在无数个细节中。下面我们介绍一些讲究卫生的细节,你可别小看了这些细节,它直接关系到你的身体健康。
第一,勤洗澡,勤洗头。小朋友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阶段,每天的新陈代谢都很旺盛。因此,要经常洗澡、洗头,同时,还要每天换内衣和袜子。
第二,保持口腔健康。口腔健康不仅指早晚要刷牙,而是每次饭后都应刷牙。科学刷牙的最佳次数和时间是“三、三、三”,即:每天刷3次,每次都在饭后3分钟刷牙,每次刷牙3分钟。科学的刷牙方法是竖刷法,即顺牙缝方向刷。先刷牙齿的表面,将牙刷毛与牙齿表面成45度角斜放,并轻压在牙齿和牙龈的交界处,轻轻地做小圆弧地旋转。上排的牙齿从牙龈处往下刷,下排的牙齿从牙龈处往上刷,然后刷牙齿的内外侧。
第三,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书包是孩子每天都要携带的,它的整洁也关系到个人的卫生面貌,背上干干净净的书包会给自己一个好心情。因此建议最好每月刷洗一次书包。
第四,携带纸巾或手绢。把它们放在书包或衣兜中方便取出的地方。要吐痰或者擦鼻涕时及时取出。用后的纸巾不要随地乱扔。虽然这些都是小事,但是如果不注意,不仅影响健康,还会让同学们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回家以后要更换、清洗用过的手帕,始终保持清洁。
手绢和纸巾也可以同时携带,但要分开放置,并让它们担负不同的使命。例如,手绢用来擦干水迹,吐痰时可以用纸巾。
在《小学生守则》中,“讲究卫生”已经被写入了。因此,当大家朗朗上口背诵《守则》时,别忘了用行动证明这一细节:
讲究卫生,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三、物归原处,给每件物品都找个家
——培养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有的小朋友会把自己的东西放得整整齐齐,一点儿也不用家长操心。可有的小朋友总是爱乱扔东西,把零食、玩具弄得满屋子都是,还要让上了一天班的爸爸妈妈回到家里辛苦地帮他收拾,并且他还认为自己的行为没有什么不对。多么幼稚的行为呀!
随便摆放东西既不利于自己方便,也不利于别人找,为什么不把东西摆放得有条有理呢?在这里,可以给爱乱放东西的孩子提几个要求。
第一,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小事情都要父母帮他做,就谈不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了。因为自己不做小事的人,大多缺乏责任心,更难以考虑他人的感受和辛苦。因此,如果要想养成这个好习惯,就先学着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第二,珍惜别人的劳动。不做破坏他人劳动成果的事。在家里,爱护父母打扫过的房间,珍惜妈妈做好的每一顿饭菜;在学校,珍惜老师辛苦备课的成果,认真听课;珍惜清洁工人的劳动,爱护公共环境;在小区里,也要爱护小区环境;珍惜园林工人的工作,爱护花草树木。
第三,在家里、学校里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有时候难免懒得动,但是为了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不妨从第一次开始。在取某一个物品之前,先看看它原来放的地方,用过之后尽快放回去,既利人又利己。
第四,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或者书店里看书,看完后要放回原处。
第五,在超市购物,要把不打算买的商品、购物车、筐等搬回指定处,既维护了公共秩序,又展现了自身的礼貌。
学会纠正自己乱放物品的坏习惯
给自己准备几个大纸盒。针对你把东西扔在地上的行为,可以把东西都扔在纸盒里。
经常和父母一块儿整理房间,整理好了,一起欣赏。这样你可以感受整洁的房间所具有的美感。
抽屉干净我能行
活动目的
纵观学生目前的卫生习惯,其中大部分学生的抽屉乱如麻,纸屑、铅笔头、食物……杂乱无章,一些作业本、书本又混在其中,若要找课本,既费时间又不卫生,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内容
(一)活动设想
1.学生互查,颁发“卫生之星”。
2.小组交叉检查,公布检查结果。
3.突击检查,公布检查结果。
4.班队会课,颁奖。
(二)奖励措施
1.课桌编排号码,给课桌粘贴卫生之星。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卫生小明星”评比。
(三)实施步骤
1.作好活动前的检查记录,了解哪些学生的抽屉干净,哪些学生的抽屉脏乱,以便在活动中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2.召开班队会课。
3.讨论实施方案。
4.实施活动。
5.处理好活动意料之外的问题、环节。
6.总结、表彰。
(四)主题活动——谁的抽屉最干净
1.准备资料
课件:学校小花园的景色;干净、肮脏正反两面的物件;抽屉乱脏的桌子;抽屉干净的桌子。奖品:“卫生之星”。
2.活动内容实录
师:我们今天来上一节特别的课,请大家看屏幕。
学校美丽的小花园,庄严肃穆的升国旗仪式,同学们课间尽情嬉戏的情景。镜头突然转为市场肮脏的角落,熙熙攘攘的人群。一张张漂亮的课桌椅,镜头又突然转为肮脏不堪的课桌椅。组长开始收课堂练习本,小明愣了一下,猛拍脑袋:“组长大人,请稍等。”马上躬腰在抽屉里乱抓,一团废纸扔出来,一块面包干扔出来,他满头大汗,终于找出了练习本,但已脏得面目全非(一脸的无奈,定格)。
师:你们的抽屉呢?
学生赶紧看自己的抽屉。
有的自豪地说:“我的干净”。
有的吐吐舌头说:“我的不干净”。
有的不以为然。
(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估计哪些学生的抽屉是干净的,哪些学生的抽屉是不干净的。)
师:同学们也许是忙,也许是忘了,不过没关系,我们不管以前,从现在开始,好吗?(教师的点评很重要,一定要树立起学生的信心。)
师:我们现在给桌子编个号。到月底,最干净的桌子的主人就是“卫生小明星”。注意,老师也会突击检查的哦。
学生们一个个都挺起小胸脯,一副“卫生小明星”的样子。
师:好,祝你们都成为“卫生小明星”。
3.督促检查
第一周初,小组突击检查,整洁者桌面贴上“笑脸”的标志;第一周末,向全班宣布检查结果,整洁者桌面贴“我能行”标志。
第二周末,自查,由老师颁发“卫生之星”。
第三周,学生互查互奖,让自己的抽屉经得起人人的检查,让更多的人监督。
第四周,请父母参加班会课,让学生把近三周的成绩向父母汇报,请父母到学校检查自己的抽屉,老师请优秀者的父母给自己的孩子颁奖。
活动效果反馈
全班学生的抽屉整洁,物件摆放整齐,班里的垃圾分类摆放,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把可回收的垃圾交给校警,由校警卖给废品回收公司作为生活费补贴。
活动时间
一个月
适用年级
小学三、四年级
注意事项
1.教师当场点评很重要,以鼓励为主,每次活动都给同学们恰当的鼓励,树立同学们的信心。
2.不能随意奖励,有目的性,奖励带评语。
3.估计有小部分学生坚持不下去或不以为然,这些学生有可能父母不够重视或自觉性不够。对于这些学生,教师要特别“关照”,每次活动前尽量先与他们沟通,使他们融入大集体,参与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也许有部分学生对颁奖“卫生小明星”有意见,认为不公平,吵吵嚷嚷,故成立四人评奖小组,不是老师说了算,也不是小组长说了算,小组成员一致裁定。
5.也许有个别学生搞恶作剧,故意把别人干净的抽屉弄脏,所以吩咐班干部多长几个心眼儿,“扶正气,压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