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归档栏目>>智慧老班>>德育论文>>文章内容
德育故事 黄成威
发布时间:2016-06-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从小报告入手抓德育

黄成威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的理解是,作为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也就是要把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然后进行智育教育,解答学生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年来,我在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一点经验,我认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应从学生的打小报告入手。

班级无小事,事事是工作。打小报告是学生的天性,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小报告中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思想动机。所以,老师平时多听听学生的小报告。不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都应虚心地,耐心地接纳每位学生的小报告,不管他们说的是对还是错,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要耐心听下去,然后认真分析进行处理,这样学生才能把你当作他们的知心朋友,才会信任你,才会尊重你。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多老师一见学生打小报告就感到十分厌烦,不管三七二十一,手一甩说,快去,鸡毛蒜皮的事都要说。这样一来,部分学生一听老师不管,再也不向老师打小报告了,久而久之,众叛亲离,会使班级存有隐患。以后班级发生事情,你问谁,谁都会说不知道或说没看见。以前有个班的学生就是这样,有事不去向班主任反应,经常给我这个任课教师反应,说张三经常打人,李四故意捣乱,别人写不成作业,王二又在班级追逐打闹了。今天他的钢笔丢了,明天你的胶带橡皮小刀丢了等等。这些难道是小事吗?我让他们告诉班主任,他们说班主任不管。我想,这样下去,班里会出乱子的。学生之间会变得互不关心,教师无法即时了解到班级里的情况,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学生不再信任老师。

虽然学生打小报告很多时候是很琐碎很无关痛痒的事情,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也体现着他们对老师的信任,对班集体的关心,对同学的关爱。所以,教师在平时的德育工作中,不能忽视学生打小报告的这个举动,应即时即刻的对相应问题做好调解和疏导工作,以便加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提升班集体的凝聚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