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归档栏目>>智慧老班>>德育论文>>文章内容
德育论文 四年级 狄红辉
发布时间:2016-06-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锤炼教学语言  提高课堂效率

                       博爱教育集团  狄红辉

摘要: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它体现了教师的基本素养,折射出教师的教育理念。本文结合理论与教学实践,分析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语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力求从真实性、规范性、互动性三个方面优化课堂教学用语,从而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用语环境,促使学生英语语言习得。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语言  语言素养 

 

课堂教学语言就是教师在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时产生的语言。课堂教学语言不仅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工具,同时还是学生可理解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本文从课堂教学语言的真实性、规范性、互动性三个方面,结合教学实例,分析了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真实性——以境引路,分享真实的课堂

在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里,“真实性”一般是指语言学习中的任务与真实世界中的任务的相似性。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接触真实、自然的语言。学生应尽可能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使用语言,而不是在教师的控制下机械地操练语言形式。

1、“真”情境,强体验

语言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使用的。如果学生能够在相对完整、真实的情境中接触、体验、理解和学习语言,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用法,才能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形式。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小学牛津英语教材的内容和编排都力求与较真实常见的情境融为一体,这些情境都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历,都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反映。但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的情境缺乏真实性,导致学生的体验变得非常生硬。例如:教学句型Where is the…?教师先把直尺夹在一个学生书里,接着一边寻找一边问:I can’t find my ruler. Where’s the ruler? 教师充分利用教室里的实物,创设的情境简单、方便。然而该情境的创设是老师的主观愿望出发,它不符合我们的真实生活。很多学生会存在疑惑:明明自己刚放在那的,怎么转身就说找不到呢?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将真实的情境引入课堂,缩短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学习情境中体验语言的真实含义。

2、“真”思维,助感悟

英语学习,语感至关重要。良好的语感则来自对语言的深切感悟。而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感悟是以学生的用英语思维能力为前提的。

小学英语课堂上,部分教师总是担心学生不理解单词或句子的含义,认为只有通过翻译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语言。久而久之,学生即使已经大致明白了单词或句子的含义,还是习惯从老师那得到中文解释,这破坏了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思维的工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英语思维的启迪,将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引入更深处。比如对一个语言点的处理,教师要尽量用学生听得懂的句型和词汇讲解,站在学生原有语言的基础上,将旧知识有效复现,实现新旧知识的融合。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时刻关注自己的课堂语言,功在课前,才会效在课内。

3、“真”语言,促习得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具有真实性的。在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达到交际、沟通的目的。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接触大量的真实语言,那么发展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便无从谈起,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真实语言时,他们会感到捉襟见肘。

在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因这样那样的教学需要将语言格式化、固定化了,使课堂语言失去了真实性。例如:一位教师在上课一开始和学生进行greeting,她是这么做的:

T: How do you feel?

S1:… (虽然是上节课新授的句型,可学生被这突然之间的提问还是给问住了,站在座位上,不知如何回答)

T: Look at the card. How do you feel?(教师拿出一张单词卡片)

S1: I feel sad.(学生看着单词卡片回答)

T: How do you feel?(教师拿出另一张单词卡片)

S2: I feel happy.

以上学生的这些回答内容本身是正确的,然而是学生当时的真实心理、真切感受吗?显然不是,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答案。教师为操练而操练,学生为回答而回答。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是他们接触英语的主要场所。而教师语言又是课堂上学生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教师应把课堂上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看做是真实的交流。像上面这个环节教师完全可以这样设计:出示玉树地震灾区的一些图片,播放一段欢乐的音乐等等,这样再来询问How do you feel?学生这时候回答I feel sad. I feel happy.这才是真实的情感表达,才是真实的语言。

以上这三点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的。教师创设的情境如果缺乏真实性,那么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也就不可能真实。如果教师不把课堂上的师生交流看做是真实的思想交流,思维碰撞,那么将导致课堂语言的内容也缺乏真实性,学生语言的习得也会架空。只有在接近真实的情境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真实英语思维能力,学生才能用真实的语言表达真实的内容,从而发展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规范性——净化语言,铺就和谐的课堂

任何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都要讲究教师课堂语言的规范性。规范性主要包括正确、清楚、简练、有条理等。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久而久之,就会把教师的发音、语调及说话的方式和习惯,甚至口头禅都学去了。所以教师的课堂语言要选择合乎英语习惯的说法,注意语言的规范性,语音语调要正确,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1、课堂语言需准确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学生学习的样板,要想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的良好习惯,教师首先应该给学生做出榜样。课堂教学中,错误的课堂语言屡屡发生。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headache这个词的时候是这样做的:她向学生出示几张图片,对学生说:Now look at these pictures.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young man’s head. So we say “he has a headache”.另外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个单词的时候,希望通过创设语境和举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她说: Today I don’t feel very well. I didn’t sleep well yesterday. Oh my head hurts. My head hurts. I’ve got a headache.假如学生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headache这个词,恐怕这两位教师的做法都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headache的意思,因为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head的意思是“脑袋出了问题(毛病)”,而My head hurts可能表示“头部受伤后疼痛”,而不是“头痛”的意思。一位教师想问学生到校时间,T:I go to school at 7:15.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Ss: I go to school at… .这位教师犯了一个语法错误,语言缺乏准确性。因为go to school只适用于学生,老师去学校应该用go to the school.课堂中还有些教师无意识地出现半中文半英文式课堂语言,“Read after me啊!”中文式英文“Sit well”等等类似错误。以上错误都是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发现的,有的甚至是出现在大型的公开课上。

虽然我们不能做到不犯任何错误,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减少犯错的概率。英语教师上课前应自我核对两个问题:

  我的教案中写清楚了每个教学活动的指令了吗?

  我在教学过程中都是使用规范清晰的英语课堂用语了吗?

教师只有在备课时将自己的教学语言预设好,并且反复斟酌,确保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我们才能给学生一个规范的英语学习的课堂。英语教师在平时还应该加强英语知识学习,努力提高语言基本功,应努力做到“为人言表”,以准确的课堂语言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用语环境。

2、课堂语言需“保鲜”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在准确的前提下还需关注其“保鲜期”。课堂上教师应抛弃单一、重复的表扬语,多用一些能体现学生不同表现层次的课堂表扬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如“You can do it better.”、“How clever you are!”、“Good boy!”、“come on!”、“You are a brave girl.”等。不同的表扬语总会给学生一些新鲜感,学生的情绪也会一直处于积极状态。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体验到求学的快乐,从而生成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有些教师习惯用“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等作为每节课的开场白,学生的回答也是机械单一、一成不变。这样的问候语在长时间的演练中早已失去了原有的光彩。教师不妨也来点新花样,今天聊聊“food”,明天谈谈“weather”,后天说说“season”,新鲜的课堂语言,学生是乐于接受的,同样也能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3、语音语调需“正”“准”

在平时的听课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如果执教老师的语音语调标准、纯正、优美,我们听课也觉得非常舒服,如沐春风。良好的语音语调是每个英语教师应有的基本能力。作为教师个人,应把语音语调的好坏作为衡量自己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教师应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语音语调理论知识,加深对语音、语调、弱读、连读、节奏等知识的了解。英语教师还应克服本地方言对语音造成的负面影响,正确发好每个音。平时英语教师要多听英语原声带、英语广播,多看英语原版电影等,用心模仿、体会纯正的发音。日积月累,教师的语音语调一定会纯正优美起来。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学习语言是一种享受。

三、互动性——妙言巧语,演绎动态的课堂

英语中有句熟语:Stop talking like a teacher.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像老师一样没完没了地说个不停”。这句话的本意不是批评教师,但是它反映了人们对教师在课堂上说话方式的一种认识,即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控制大部分说话时间,学生很少有说话的机会。其实这样的课堂是不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的。因为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的,而是由教师和学生在互动(interaction)的过程中共同建构的,而技能则更不能靠教师的讲解来培养。

1、精简语言,预设互动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经常设计一些师生互动活动,学生在互动中体验语言的使用,理解语言的意思和用法。然而,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并不长,词汇量也有限,因此教师在使用课堂教学语言时应做到尽量简洁,通俗易懂,要用适合小学生实际水平的词汇来组织课堂教学。

笔者有次听课,教师上课内容为Season.当表达”Summer is good, but spring  is my favourite season.”句子时,教师想让学生模仿这个句式造句。T: I would like you to make a sentence. Can you make a sentence like this? 学生没反应,一部分学生是在思考老师刚才话语的意思,一部分学生可能在思考如何造句。其实要让学生用该句型造句,可以用简单明了的课堂语言,再加上示范,学生就会很快明白。笔者是这样操作的:首先板书或课件出示重点句子Summer is good, but spring is my favourite season并在isbut favourite这几个单词下加下划线。接着老师示范造句:The cat is lovely, but the dog is my favourite animal.教师指着下划线内容问学生Can you?在笔者简洁语言和动作的指引下,学生很快明白了教师的意图,学生发挥想象,联系生活,一些充满童真、童趣的句子涌现出来:

Autumn  is cool, but winter is my favourite season.

Yellow is nice, but red is my favourite colour.

    小学英语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主要通过语言来实现,老师在课前总会预设一些互动环节,那么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考虑如何用最精简的语言,以互动的形式向学生提供语言输入,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智慧的课堂。

2、活用语言,生成互动

教师在课堂上应以互动的形式向学生提供语言输入,教师也需要在互动过程中不断调整语言输入。虽然课前教师都预设了各个互动环节,但是课堂教学存在很多不可预测性。“不去认真预设,那是不负责任;不善适时生成,那是不够优秀。”叶澜教授的至理名言告诉我们:用动态生成的观点去处理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让思维火花得到绽放,让英语课堂涌动着生成的激情,充满勃勃的生命活力。

在听的一节公开课上,老师在领读完新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后,教师想对该重点句型进行运用巩固,以下是这位教师的课堂实录:

T: Who can ask me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S: What’s your favourite colour?(学生灵活运用该句式进行提问,没有按老师预设的去问)

T: No, no! Ask me this question.(教师用手指着黑板上板书的句子)

S: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读出了教师手指着的黑板上的句子)

T: My favourite season is spring. (如释重负,圆满完成pair work

以上这段对话中,学生依据原有句型,对该问题进行拓展性提问,这是一个亮点,可惜教师没有巧妙应对,错失了精彩生成的机会。倘若教师细心捕捉并及时给予表扬,那么以此为出发点,在后面的pair work中,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精彩的提问。比如:What’s your favourite animal?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等等。课堂的精彩就在于这种生成的互动,那是师生之间智慧的显现,思维的碰撞。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变化的过程,需要教师有大智慧能够及时捕捉“生成点”,灵活运用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及时进行引导,有效利用,展开互动教学,只有这样我们的英语课堂才是高效扎实的课堂。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生的习得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因此,英语教师的一言一语都对学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时刻注意提高自己的课堂语言素养,不断提炼自己的语言。在新课程理念的驱动下,英语教师精心锤炼的课堂教学语言将以其独特的魅力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在这充满智慧、彰显灵动的课堂上一定会取得精神的愉悦和丰硕的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程晓堂主编

2、周陆晓 “提高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素养”,《小学教学设计》2008年第2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