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简单动画制作课堂
摘要: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首先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隐含在单个的任务中,让学生以分组完成任务的方式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
关键词:动画 兴趣 flash
“动画”这个词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当时日本人把用线条描绘的漫画作品称为“动画”。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动画往往和各种卡通形象、迪斯尼等联系在一。事实上,大千世界中一切平凡的、奇异的要素和材料,从绘画到摄影,从沙粒、树叶到枯死的蛾子,林林总总,都可以成为动画艺术的形式和内容。我们学生在小学阶段开始学习flash这个软件,这个动画软件甚至对于有些成年人都是陌生的,特别是其中专业术语对于孩子们理解起来更是有困难。通过初步的实践和思考,我认为通过教师良好的引导,flash软件将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好工具。
一、任务驱动,变难为易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首先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隐含在单个的任务中,让学生以分组完成任务的方式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充当学生的指导者,而非传统的灌输者;学生主动学习,而非被动接受。要制作动画前,flash中一些工具是必须掌握的,我采用“任务驱动法”,使用书本上的例子为主线做简单的讲授,以学生练习操练技术为主。例如跳动的小球这一课,主要是学习引导线如何使用,对于flash学生接触的并不多,课本上的例子简单易懂,我要求学生也做一个小球跳动的小动画,学生基本上按照书本上提示的步骤都能完成,少数同学有一定的困难,这时我才给他们示范。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使其中难懂的专业术语变得很直观,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就能逐步了解什么是引导线,不用死记硬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教学,学生学得快、记得牢,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顺理成章、轻松自然。
二、展开想象翅膀,激发思维火花
想象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可以说最杰出的艺术就是想象。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要让学生潜在的智慧因素活跃起来,我们教师应为他们搭设创新的支点,给予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
当学生完成书上简单的例子后,刚开始孩子们挺兴奋的,自己做的东西能动,但是很快他们小脑袋就提出疑问了,这和我们平时看的动画差远了。这时我提示为什么不将其中的小球换成福娃在体育馆上方欢呼或是小鱼在海洋中来回游动,这时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一边使用baidu在网上查找动画的主角形象、背景图片,有的图片不能直接使用的特别是找到的主角形象,然后把找到的图片使用学过的photoshop软件进行一定的处理。一节课即将结束时,我把学生的作品在课上展示的时候,好多同学都发出了惊讶声,那个福娃会跳哦,小鱼在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原来在flash中做小小动画是那么简单,只要你肯开动脑筋竟然能做那么有意思的动画。在制作过程时,明显可以感到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完全把自己在原来学过的知识运用起来,学生不再是一个“知识的容器”,而是信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信息技能的积极体验者。
在课堂的教学实施中,我发现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对收集、整理素材、制作动画得心应手,毕竟一些学生对于动手操作是弱项,针对这一状况,我们从激发想象入手,采用小组协作形式,用讨论的方法,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分工合作,有出谋划策的,有收集资料的,有整理素材的,有的完成对素材在flash中的整合,使学生学会群体协作的能力。
三、课堂氛围民主、和谐
现代教学论认为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关键所在。学生有“疑”,有“难”,教师给予帮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更是学生的亲密朋友。指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在自主探索研究的基础上,将搜集整理的资料按照需要做成小小动画,形式可以多样。教师的平等参与不仅加大了师生间的亲和度,而且对学习重点有效地进行点拨和引导,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
四、作品丰富多彩,赏析是创新的再开始
学生通过全体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及在老师的帮助下,积极的收集素材。素材的形式有文字、图片,还有一些学生自己处理的图片。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多种多样,主要涉及的是我们生活中的众多卡通形象。当学生完成后,有各种各样的卡通形象,都是非常形象可爱、丰富多彩,有的甚至于是学生自己原来不能想象到的。
创新不能是闭塞的,再好的作品也有不足之处,当一个人辛辛苦苦的完成了一个作品,他当然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他也希望知道自己作品的不足,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完美。学生通过努力完成的作品也希望做到完美,所以在课堂我会给他们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从别人那里得到一些新东西,也得到一些帮助,然后开始一个新的创作,这不就是创新的再开始吗?在这一课中,我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通过网络上传到班级主页上展示给所有的同学,师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评点,同学们有了这样一个发表己见的机会,都踊跃将自己对每幅作品的意见表达出来,给了作者更多的帮助,同时他们自己也得到了更多的提示。下课后他们再次对自己课上制作的作品进行修改、补充,当我们再上课时,我发展一幅幅更加新颖、完美的动画作品呈现在我的视野里。在同学、老师间反复的点评中,学生再一次开始新的创作,各方面能力得到了一次升华。
小学信息技术课本着作为学习工具的特征,正需要我们在教学设计中渗透学以致用的实效性,使学生们爱用、会用,能用,从而使我们的小学计算机教学落到实处。也使我们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开拓创新,达到教学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