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有许多令人终生难忘的事,我也不例外。在我从教的教学生涯中,有无数的酸甜苦辣,有数不清得让我记忆犹新的事情,今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蜷伏在书桌前,拾起零散的记忆,再次品味我人生道路上的这些珍品。
带着儿时的梦想与憧憬,我来到了这里,站在这三尺讲台上,开始圆我儿时的梦。记得小时候,与小朋友做游戏的时候,我就喜欢做他们的老师,今天,这个梦想终于成为了现实。第一天上班,我心潮澎湃,不停的想象着我的学生,想象着他们与我共同度过愉快的学习生活。可梦想和现实往往是有很大差距的,对于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我,立即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中,一时间我不知所措,真想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可我想到他们还只是孩子,我自我解嘲地说:“爱我们该爱的人,我们的父母、朋友、亲人。难道我们不该用真诚的心去爱我们的亲人和朋友吗?”大概是出乎该生的意料,也许他认为老师一定会很生气,会狠狠地批评他,我的解释使这名学生平静下来,他认真地听完了这节课。可后,我照着名学生交谈,他向我坦言了他的内心世界,我知道他是后妈,在家里得不到温暖,所以养成了玩世不恭的处世态度。我的话唤起了他内心深处的一丝亲情,他把我当成了朋友,在我的课堂上再也没有捣乱过。这件事使我深深地意识到,老师的处理方法对一个孩子是多么的重要,一句话,可以挽救一个人,也可以摧毁一个人,作为教师,更是该用真心去呵护每一名学生。
第一次当班主任,带一个情况十分复杂的班级。工作中,我已深深地意识到,教师,只有真心的爱你的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并且我不再狭隘的认为:只有对学生听之任之才是爱学生,我深深的体会到,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是严中有爱。我们班有一个叫李世明的学生,父母离异,同爸爸和奶奶一起生活。他的家庭条件不错,可是,父亲长期在外做生意,每每回来一次,就会给他留下一大笔的生活费。这个孩子自立性很强,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可是,长期的特殊生活,给他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并且在这种缺少关爱的家庭中,他觉得无法和父亲沟通,于是就用花钱来填补心灵的空虚,常常请同学吃饭,买东西。我了解到,他对爸爸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只要爸爸说的话他都不爱听,父子俩偶尔有再一起的机会,也是互相置之不理。我多次找到他的父亲,把孩子的想法与他交谈。起初,他爸爸总是觉得一个小孩子家,不该有那么多的想法,不缺吃、不缺穿,努力学习就是唯一的事。我给他讲了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劝诫他要把孩子当成以平等的人来对待,要常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几经周折,父子两个关系终于缓和了。爸爸回到家,不再是一个供养机器的角色了,他不在忽视对孩子的关爱了,孩子也越来越能理解父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