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讨听课策略 努力提升听课品
莫东英
课堂实录1
江苏小学牛津英语6A unit3 Ben’s birthday 在学完新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后教师进行问答操练:
T: My birthday is Nov.5th .When is your birthday?
S1: My birthday is ---
S2: My birthday is ---
当教师把问题一提出,一些同学就“唰”地一声举起了手,并大声地喊着:“Me,Me.”当老师指了一名学生回答时,有的同学竟然唉声叹气,无心倾听;有的同学看到没有轮到自己发言就自顾自了。
接下来教师安排同桌互相对话,场面很热闹。Pair work后,教师任意抽查几个小组的操练情况。在两位同学交流之后,教师追问:What’s his/her birthday?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面面相觑,生怕老师叫到自己。最后,老师自己回答了问题。不过,再叫其他两位同学回答后,其他学生明显比刚才听得认真了,老师再问同样的问题What’s his/her birthday?,有一些同学会回答了,老师加以表扬。第三次、第四次能够回答的同学越来越多。
这个案例中,主要围绕生日展开讨论,这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但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些学生注意力分散,特别是在听同学发言时认为事不关己,要么走神,要么继续把手举得高高的,急着表现自己,期盼老师下一个叫到的就是他。说明学生缺乏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会静心地倾听。当教师发现学生倾听效果不佳时,提出了问题,第一次没人能回答,教师自己回答,可是第二次,就好点,到第三、第四次效果越来越好,说明教师在课堂上要适时运用提问等方法进行引导,让学生学会倾听是非常重要的,慢慢地学生的倾听习惯就会好点。
课堂实录2
六年级上册二单元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教师在学完方位词后,说了一段话让学生猜老师会走到哪?学生都想知道老师想去哪,听得很认真。
T: Start from the bus stop in front of our school. Take the No. 1 bus. Get off at the cinema. Walk west for 3 minutes, then turn right. It’s on my right.
教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内容。只有班级里几个学习好的同学举起了手,大多数同学一脸懵懂。教师指名回答,有两三位同学回答正确了,其他同学则说出了错误的地点或什么也不说。
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猜教师会到哪里,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天性好奇好问,利用他们想知道结果的愿望,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去倾听,引发了学生倾听的欲望。表面看来,学生都在“专心”地听,但叫他们起来回答问题时,却不知所云。由于说的内容过长,教师没有对听的方法做出一定的指导,所以学生仅仅用耳朵在“听”,殊不知,可以用笔画一画线路,记录下关键的信息。这种“专心”的背后是一种低效的倾听。这也说明我们的学生其实根本不懂如何获得准确的信息,是一种倾听能力低下的表现。所以教师有必要做一些倾听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倾听。
从以上两个案例,我概括了学生倾听能力欠缺的四种常见表现:
1、频频要求发言型
在英语课堂上时常看到这样的孩子,老师的提问,话音还没有落,他就迫不及待地举手要求发言,并且不断地用语言提醒老师注意自己:“Let me try! Let me try!”。这些孩子有很强的表现欲,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性去听别人说,甚至认为别人说的都不对,只有自己说的才是对的,一个孩子的发言甚至还没有结束,其他的孩子就很焦急的样子说“ Me! Me!”他们只关心自己有没有发言机会。
2、自娱自乐型
有些孩子在学校开设英语课之前就学过一些英语知识,所以,这部分知识如果在课堂上稍微机械一点的呈现就对这些孩子没有吸引力。于是,他们会在课堂上为自己找事做。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中途插班进来的,以前没学过英语,他们听不懂而不愿意听。对于这两种学生,一截铅笔头或者一片纸屑、一块橡皮会让他们玩得津津有味、忘乎所以;或者东张西望,找人说话等,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心早已不在课堂上了。
3、事不关己型
英语课堂中请学生表演对话是很常见的环节。但情况往往是,表演的同学在很认真地进行对话表演,而周围的同学有很大一部分却没有在认真地倾听,有的在与同桌讨论自己的对话,有的自己在看书,有的可能已经胸有成竹地坐在位置上什么也不想等待下一个表演,似乎对话表演是给老师一个人看的,表现出一幅事不关己的样子,而且在前面同学对话中出现的错误,老师当场指出后,后面的同学在对话时由于没有认真倾听仍会出现相同的错误表达,这样就往往导致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需要一遍一遍地反复指出学生相同的错误,影响了整个课堂的效率。
4、“假”听型
不少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一定要端端正正坐好。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会不
我们教师都非常清楚:倾听能力是人们日常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培养听的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专注而耐心地倾听别人的讲话,把别人的话听清楚、听明白,并能够把握重点,进行简要转述,这不但是能力,也是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所必备的习惯。让我们的孩子在学科知识获得的同时,能够在倾听中学会尊重别人,发现别人的优点,更好地融入社会。于是,我们从以下四方面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能力:
一、教师以身作则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的引领者。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听,首先自己应该学会倾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小学生的向师性强,老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求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老师首先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发言的质量如何,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让学生把话说完,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指导和适度的评价;教师的倾听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又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倾听氛围。
二、对学生的倾听作出具体要求
1、倾听中做到专心、细心、耐心、虚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认真听,听完整;当同学的发言有异议时,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了再指出不足;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
2、注意倾听的姿势。身体动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学生是否在倾听。课堂上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认真指导。如: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四处张望,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至,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学生们渐渐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老师可通过一目了然的观察,了解学生听课的质量,即时得到反馈信息。
3、对英语课堂培养学生倾听和发言习惯的要求
(1).认真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模仿。要求学生在听示范发音时,嘴巴里不能跟读,反之既会导致自己发音的失准,还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听音。
(2).听录音跟读,要注意语音、语调、句重音、停顿等的模仿,不是盲目跟读。
(3).避免枯燥操练,开“定向长火车”,多用“有意点叫”“个别提问”,采用“梅花状式”的点名方式,以免个别学生的开小差。
(4).学生在发言时,教师不去打断,允许学生暂时存在某些语言错误,待讲完后,教师再指出并纠正。
(5).多留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要求先想后说,想好再说。
三、注重培养主动倾听的兴趣
1、创设温馨而富有童趣的教室氛围。如在教室的墙上,贴着关于倾听的名言。如:“听也是读,用耳朵来读。”(叶圣陶),用标语的形式贴上“To be a good listener”。再如让孩子收集一些关于倾听的名言。氛围的创设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暗示、引导孩子善于倾听。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课堂气氛既严肃又轻松,才能使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所以教师要注意与学生和谐相处,课前提前进入教室与学生谈谈心、聊聊天,让学生亲近你,亲其师,而信其道。
2、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语言要有吸引学生倾听的魅力,创设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倾听。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水平,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等等,然后进行课堂设计,尽量采用一些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需求、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具、媒体、语言等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课堂的倾听效果。
3、让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倾听。及时评价学生,正确地评价学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决不吝啬你的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及时发现并表扬认真倾听的孩子。如:“You are so great! You are a good listener.”也可以在每堂课设立一个“倾听之星”,让学生争相比较倾听的认真程度。在期末的时候也可以设立“十佳倾听者”的奖项鼓舞学生倾听。
四、教给训练方法,提高倾听能力
倾听习惯的培养,光靠说教难以落到实处,有效的指导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在英语课堂上,根据教学任务,针对培养倾听能力设计教学活动是有效培养倾听能力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做个有心人,抓住契机实施教学活动。
1、有效听答
问答是英语课堂上最常见的操练方式,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培养倾听判断力。老师在精心设计问题的同时还需有意变换提问的方式和角度,并对学生的问答进行指导和及时评价。这种形式使听的内容广泛,程度可深可浅,操作简易,提出的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领会主要的内容。如班上有47名学生,就准备了47张卡片,卡片上写上学生姓名,或写学号。随机抽取回答问题的学生。这样一方面根除教师根据自己的喜好提问学生的习惯,让生性胆怯的学生也有同等的训练机会。另一方面,学生不知什么时候提问谁就更加集中精神听,课堂也充满了生气。又如,在学习一篇对话或短文之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然后回答问题。通过一问一答,既训练了听说能力,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听力材料灵活设计在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不同形式的问答活动,增强问答的有效性,就是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有效途径。
2、 复述和转述
复述和转述是在教学中让学生促进思考,加强记忆,加深理解,既可以调动学生有意听记的积极性,又能提高倾听的素质。但这种复述和转述的训练要注意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可以从听课文简单的单词、句子开始,过渡到听一段对话,然后根据关键词进行复述或转述,通过充当不同角色等方式,使学生在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提高复述和转述的能力,与此同时提高学生倾听的综合能力。如Golden Ears游戏就是很好的例子。对三年级的学生就将单词,四年级学生就用句子,每组从第一名学生传话到最后一名,最快最准确的一组给予加分,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了知识。
3、我来当评委
对话表演是理解和巩固文本的很好的方式。但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一组学生在表演时,其余学生并不能做到认真倾听,反而认为老师已经在看同学表演了,就没有自己的事,甚至开始窃窃私语起来,课堂顿时变得乱烘烘的。而此时,发言的学生往往受到影响,这不利于创设宽松自如的课堂气氛。如果在这组学生表演前让其余的学生做评委,决定表演的得分,并给出一定的评分标准,学生在听的时候就自然而然有种责任感,并听得津津有味。学生给出得分之后,也可以尝试让学生理由,如:”The performance is good. “ “ The pronunciation is super.” “They are funny.” 等,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又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4.有针对性的倾听
有针对性的倾听能力的训练也是有效提高倾听能力的方法。如:指导学生听对话或短文时,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又如:训练抓关键词,指导学生在听音时联系上下文全面捕捉关键词,关键句,抓住文章中心,理解全文。又如:进行“看谁记得多”的比赛,在听一个故事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记住尽量多的单词或是句子。如是PEP4 Unit6 At a fam Let’s talk 的教学过程中,对话呈现之前让学生听两次录音,第一次让学生听出对话中出现的动物的单词,第二次给学生几个关于动物的问题,如“How many cows does the farmer have?” “Does the farmer have sheep?”
综上所述,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若能充分关注到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并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