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小故事(孔曦)
回顾工作到现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有苦恼有困苦,当然还有满满的收获,我和我所教的班级一起在博小这片乐土上成长着。
我们班里有一个孩子特别让我关注,这个小男孩从一年级到现在,在他身上,最大的坏毛病就是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事情,有时完全不顾别人对他怎样规劝他,他就是“一根筋到底”。有一次,他语文默写很不理想,被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之后,他的情绪一直比较低落,中午我从学校食堂就餐完毕回教室时,发现他呆呆地坐在他的位置上,饭盒也不打开,搭班的数学老师已经一脸的生气了,问了缘由,原来他竟因为默写不好,说要用不吃饭来惩罚自己!当时大多数孩子都已经吃饭完了,他还是一粒米未进。显而易见,数学老师软硬兼施的话语也都不能让他“乖乖就范”。我深知这孩子的倔脾气,中午自习时间都开始了,无奈,我只好把他拉进办公室,希望他能把饭吃了,之前我所说的一堆的话语,对他也起不了啥作用,看样子他是铁了心的让自己今天中午不吃饭。之后我拨通了孩子妈妈的电话,电话里头妈妈的劝导也宣布失败!
此时的我也很有挫折感,我也得知这孩子从小的家庭教育是“棍棒打压式”的,他的爸爸对其极其严格,他对强硬的态度已经司空见惯,而软磨硬施的结合也对其不起作用。当时,我已经很生气,对其丢下这几句句话:“不吃饭的话,你就没足够的体力来维持好的学习状态。我看你下午怎么上好语文课,不吃饭来惩罚自己,这种方法实在是非常错误的方法!你再这样下去,连孔老师的话都听不进去,我再也不管你了!”当时也真是气话。不过,下午的一节语文课,他还是挺起胸脯,积极举手发言了,他想要证明自己不吃饭也没什么大不了,他还有力气来上课。这节课看他的状态,我知道他是逞强,硬撑的。
放学后,我还是将他留了下来,这次我和他一起坐着,班里只有我们两个人,以一种更为平等的姿态和他进行交流沟通,让他把他想说的说出来。他轻轻说了一句,老师,你再也不想管我了么?说完,就大哭起来,哭得一发不可收拾,中午那个倔强不肯吃饭一滴眼泪都没流的男孩子现在哭得真让人心疼。这次得到谈话,我让他从老师的角度来换位思考,这次,在我的开导下,他慢慢明白了自己中午的做法除了不能帮助自己的学习,还让老师的心情变得很糟糕。最终,他揉了揉自己的肚子,变哭为笑,说:老师,我肚子好饿!”……
其实,从交流中,我得知这孩子他本以为这次默写能默100分的,但现实和预期的反差太大,他接受不了。这孩子的抗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实还有待加强。
从这件事中,我也真真切切地明白,班级教育管理不应是居高临下的教训,而应是平等的交流。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训斥、责骂只会拉大学生和老师的心里距离,并不能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教师只有对学生施之以爱,正确引导,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愿听其言,遵其嘱,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 当我们用尊重解决问题的时候,就是在创造着和谐,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上需要我们更多的耐心、信心和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