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归档栏目>>智慧老班>>德育论文>>文章内容
德育故事--姜雷
发布时间:2016-01-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德育故事

                                                                  姜雷

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既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也是教师要达到教育目的的有效途径。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是两大主体,尊师爱生是师生关系最理想的境界。学生是天真无邪的,他们是一块块可雕刻的 玉石。只有教师“爱生”,才会有学生“尊师”。也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 才有可能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所以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我就立志做孩子的好朋友,当孩子的贴心人,希望能用我的爱引渡每个孩子到达成功的彼岸。 虽然我希望和每个孩子交朋友,但由于音乐老师跑班多,平时和每个孩子见面的时间并不多,交流的机会很少。作为副班主任,日常的带班工作,常常只能辅助班主任做些小事,比如中午轮流给学盛汤,维持好在校吃饭学生的秩序,调解点小矛盾,及时把发现的情况 向班主任汇报,班主任老师有事外出时暂替一下看班等。不过有个学生倒是真的很可爱,由于没有学习上的压力,见到我时总是非常热情,吃完饭就跑过来找我聊天,我也乐意不厌其烦地回答他们各种天马行空的问题,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原来不肯开口唱歌的孩子,在我的耐心帮助下愿意说了,再加上给予他们练习和表演的机会,渐渐地就胆子大了肯唱歌了。 有了进步,我及时在班上表扬,帮他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渐渐地,该学生有了上进心,对学习有了兴趣。 在我的鼓励下参加市举办的歌唱海选。 教师在教导学生时,一言一行都应该流露出对学生的热爱; 要坚持平等原则,决不姑息和迁就任何一个学生的错误,但批评时要尽 量用春风化雨般的语言和亲切和蔼的态度。教师的爱满足了学生心理、精神上的需求,教师自然就在学生天真纯洁的心坎上留下了信赖、尊敬 的意念。老师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谈话,学生就会解除对教师的戒备心 理,与教师建立“不设防”的和谐关系,教师的教育意图才会被学生心情舒畅地领会和接受。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尊敬程度,完全取决于教师爱 护、关心学生真情投入的多少。只要耕耘,肯定会有收获;只要付出,肯定会有回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