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经常会看到有老师和同学在我们班门口停留一小会儿,不是因为我们班布置得有多么吸引人,而是门前的菜园吸引了他们的目光。真是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说到这
这一年,我教的是一年级,和我搭
先说松土,虽说让孩子们带来了泥土,但泥土的土质差别很大。有的土壤肥沃,只要倒在泡沫盒里,立马就可以开始播种;有的泥土的土质比较差,甚至是结块的,这时候则需要把土块敲碎,再施点肥;还有的土质很差,里面都是一些小石子,小砖头,根本没有办法用来种菜,便只能舍弃掉。真是不同的泥土,要不同地对待。
再说播种,我们的小菜园里种有青菜、生菜、香菜、菠菜、韭菜,蚕豆和大蒜。前五种蔬菜,由于蔬菜籽比较小,只需要适量地撒在泥土里,然后适量浇点水即可。而蚕豆和大蒜则需要把他们压入泥土中,至少要让它们的大半个身子埋在土里,然后给它们浇水,这样它们才能生根发芽。真是不同的种子,有不同的种法。
接下来说说浇水,给绿植浇水是我们小朋友最爱做的事情。但是浇水也有浇水的学问。人们往往以为蔬菜要每天浇水,其实不然。每天洒一点水,不如一个星期充分的浇一、两次水。因为,每天洒一点水,只有表面一层土壤会被湿润,蔬菜的根为了吸收水分就浮于地面,不能往下深扎。而一次浇足水,使深层的土壤都吸收到水分,当表层土壤渐渐变干时,蔬菜就会把根往深处扎,从深处吸收水分。所以,我不会让孩子们每天都给蔬菜浇水,让他们学会观察,看看什么时候突然快变干了,然后他们自己就会知道要去给蔬菜浇水了。一般来说,冬天在上午太阳暖洋洋的时候浇水比较好,夏天则在早晨浇水可以供应一天的水分蒸发。冷天下午或晚上浇水会使土壤又湿又冷,容易引起根腐病和冻伤。真是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浇水时间。
最后说说除草,我们的一米菜园是冬天拼建的,那时候杂草还不多,基本上不需要除草。现如今,春暖花开,很多小草已经开始探出他们的小脑袋了。我记得在上绘本课胡萝卜种子一课时,就有小朋友问我,为什么小男孩要每一天都拔掉种子四周的杂草呢?这个小朋友的提问,引发了我们全班的讨论,这时候,另一个小朋友就站起来说,因为杂草会和种子抢营养,妨碍种子的生长。说得真好!于是,我顺势提醒我们班的小朋友。“春天到了,我们一米菜园里也出现了杂草,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该怎么做吗?”我问。大家都齐声回答到:“除草。”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能与实际结合起来教学,真好!这也让我很有成就感!
就这样,一米菜园成了我们班的一个生态园。去年冬天,这里长出了大蒜、青菜、菠菜和生菜,小朋友们可开心啦,下课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围着一米菜园观看这些小植物的生长。有一次,我和小朋友一起看这些可爱的小植物,突然有个小朋友凑到我身边来问我:“小美老师,为什么我们吃的生菜,菠菜都比较大,这里的生菜,菠菜好像长不大呢?”看着孩子清澈的眼神,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因为这些蔬菜没有移栽啊。”对于我的回答,孩子的眼神里流露出了一丝不解,于是,她接着问:“为什么不移栽,就长不大呢?”对于这突如其来的追问,我的内心涌出一丝喜悦,我突然觉得眼前这个小朋友分明就是小时候那个总爱问爸爸妈妈“为什么”的我嘛!这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我很喜欢的这样的孩子!于是,我也思考了片刻,回答她:“瞧!这泡沫盒子里的空间太小了,而我们又撒了很多菜籽,有很多蔬菜要长出来,如果不移栽,这里有限的泥土就不够它生长,所以它们长不大呀!”听了我的话,孩子解除了心中的疑云,一蹦一跳地回了教室。而此刻,我却陷入了沉思:我在想,如果小朋友继续追问,为什么大蒜能长得和我们平时吃的一样大,我又该怎么回到她呢?看着长高的大蒜,我自语道:“因为大蒜是往高里生长的。”后来,我总结了一下我和小朋友的谈话,得到的人生感悟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如果不能拓展生命的宽度;或许我们可以像大蒜一样,获取生命的高度。仔细想想,这不正是应了我大学时候,一位美学老师经常说的那句: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两句话的异曲同工之妙,让我很欣喜,也让我明白了,最好的教育就是要让孩子们变得崇高,要让他们成为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人。但这些话语,我无法跟我的孩子们讲,因为他们的年纪还太小,不足以去理解。但我想,我会用我以后的教育点滴,一言一行,来影响他们。
种植蔬菜这件事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责任感,还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认识了更多的蔬菜,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而今年,学校也据此开发了一年级的生命课程“照顾绿植”。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精心照顾下,我们迎来了第一次的蔬菜大丰收。在众多蔬菜中,大蒜是长得最好的(因为它是往高里长的),也是产量最可观的。几乎我们班每一个小朋友都可以分到一小把大蒜。小朋友们兴致勃勃地拿着它们回去给爸爸妈妈做饭,家长们也热情高涨地拿它们烧汤,炒饭,包饺子,烙饼,煮面……各显神通。这一顿晚餐,孩子们和家长吃得其乐融融,老师看着也满心欢喜,没想到,小小的大蒜带来了学校和家庭的一次生活交流,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