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多多”成长记
——班级教育小故事
“还钱!还钱!快还钱!”一声声叫嚷打断了我批作业的思路,我抬起头发现我们班戴昕同学的周围聚集着很多的同学,当我正想开口问是怎么回事时,已经有机灵的孩子跑来向我我汇报了,可是这次的汇报却让我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班有个姓戴的小男孩,个子小小,主意倒是不少,在我们班广结善缘、到处借钱,有的是上学期借的,有的是前不久春游借的,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零零散散搜罗出了七八位“债主”,而这些“债主”私底下已经组织了多次“讨债活动”,可是正所谓“借钱的是大爷,讨债的是孙子”,这个小家伙不仅不换钱,惹急了还耍起了赖皮,时间一久,很多呆账直接被这位“小大爷”给忘记了,一时半会连口径都对不上,班里也七嘴八舌讨论开了,可是复杂的借钱情节怎么也理不顺畅。甚至有一位“债主”爆出了一则惊天的秘密:这位“小大爷”上学期和该同学约定借10元钱,条件就是用十张“赛尔号”的游戏卡抵债,“小大爷”很牛气,夸下海口:“放心,明天我还你12张!”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此生待明日,还钱无指望。一直拖到被我发现,这位“小大爷”很拽地告诉大家:“我想还的,可是老师不允许我们带卡片啊?我没找到机会!”憋屈的是这位“小大爷”前天才被我没收了若干张游戏卡片,我感到无比“内疚”,原来是因为我让他一学期都找不到还钱的机会……
当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的时候,我渐渐意识到孩子们长大了,他们的想法已经不是低年级时候的那样简单、傻傻很天真了,有了自己的主见,有了更高的需求,有了更强烈的自主意识。而这件事看似平凡的金钱问题,其实细枝末节带出了很多平常被我们忽视的问题:1、这个孩子的“诚信”受到了考验;2、物质观念、金钱观念膨胀;3、不会合理利用钱财。我好好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心里慢慢地琢磨着,平常有关这些问题的大道理我们经常会在夕会课和班队课渗透,那我还需要说些什么呢?一味的苦口婆心让自己都觉得厌恶,苦的是自己的口,道理的重点不在讲而在懂,我决定这次非得苦苦他的口。于是,我为他量身定制了三篇作文,题目是:“假如我是百万富翁……”,让他打开思维,好好地畅想下富裕的生活,感受下有钱时的痛快;“假如我是身无分文……”打算利用强烈的心理落差,攻破他的心理防线。“假如我不讲诚信……”让他明白自己的人格受到了挑战,让他真正明白这件事情到底错在哪了。等他真真实实写好三篇文章,明白三篇文章之后,我们班开始了针对这件事情的思想教育,我让小朋友们自己谈谈感想,自己谈谈解决的办法。学生是学习和成长的主体,我只负责陪伴和引导,也许这只是发生在班级里的一件极平常的小事,可是教育无大小,应该事无巨细地落实到实处,我也会跟着这个教育理念继续行走的教育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