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无言中
马兰
中午,我刚踏进教室,几个女生便呼啦啦围过来,叽叽呱呱地向我打起了张思思的“小报告”。
“张思思又用手去掐别人的脖子。”
“张思思排队时一直来拉我头发。”
“张思思今天数学课发疯摔东西。”
……
的确,这个来自深圳的孩子长期寄养在朋友家,得不到亲人的关心,寄人篱下的孤寂感就会让人走向好静或好动的两个极端。张思思选择了后者,她常常会玩一些恶作剧,如,用被子蒙脸,把同学的文具藏起来等。等到同学生气而大哭的时候,她则在旁边大声地笑,惹得班级学生都对她产生了几分厌恶。她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引起同学的关注,激起老师的不满,然后用沉默来对付老师的教育,挑战老师的耐心底线。老师们都对她真的是无可奈何。
这不,今天她又闯祸了。我抬头看看张思思 ,只见她斜坐在位置上,两手端端正正地放在桌子上,头压得低低的,不敢正眼看我。我知道,她已经作好了受批评的准备工作了。
我大脑在飞速地运转:是像往常一样,把她狠狠地批评一顿,还是把她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教育一番?不行,她心理上早筑好“铜墙铁壁”来抵御,这样的处理方式得到的结果定是她一言不发,然后在你各路说辞结束后昂首挺胸地走出办公室,而老师的教育则在这样的心理对抗中狼狈地败下阵来。
“于永正老师常说,教育要让学生耳目一新,如沐春风。用一种方法去套几十个学生,只会是南辕北辙。”我思索着,而她的头压得更低。当我看到她那一头乱蓬蓬的长发,想到这孩子一直很爱美,听到别人夸她好看,便高兴得像什么似的,心中便有了主意。
“张思思,你去办公室一趟,老师有话和你说。”我尽量把声音放柔和一点。她似乎一楞,随后慢慢地跟着我走向办公室。
她站在我的办公桌旁,头压得低低的,整个脸似乎都要埋进衣服里了。我知道她的这个样子表明她已准备用沉默来回敬我了。我没有吱声,而是搬了一张椅子示意她坐下来。她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我,慢吞吞地坐了下来。我拿起一把梳子,开始整理她那乱蓬蓬的头发,始终不提闯祸那档事儿。她低着头,嘴唇紧抿着,任由我摆弄她的发。我给她梳了一个漂亮的“香蕉辫”,拿了镜子给她照了照。她抿了抿了嘴,站着一动不动。我微笑着对她说:“张思思,你看起来真漂亮,如果你喜欢,明天我还给你梳辫子。”她一言不发,走了,心中定在猜测我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的确,这孩子太缺少爱了,来自家庭的关爱,来自老师的喜爱,来自同学友爱。我希望从这一刻开始能把我的爱表达出来,让她明白其实大家都是爱她的,只不过以前用了一种让她无法接受的方式而已,老师能改,她也能改。
第二天,我依旧给她梳辫子,还是不提打架的事情。出乎我的意料,一向不懂礼貌的她竟然对我说了声:“谢谢!”“不用谢!”我送给她一个微笑。希望把我的爱意传递给她。
接下来的四天,我照样给她梳辫子,笑着夸她好看。她除了谢谢,始终没多说一句话。但是,从她的眼神里,我看出原先的那份敌意没了。我知道推倒她心里强烈抵触的那堵墙的时机已经到了。
第五天,我特别仔细地给她编了辫子,还给她扎了蝴蝶结。“真漂亮,张思思,人要打扮得清清爽爽,你才会留给别人一个舒服的印象。”我说。“可惜,如果人也能把自己的心灵打扮打扮,那就好了!”她是多么聪明的一个孩子,知道我在说她,抿着嘴,抬起头看着我,目光是那样的清澈和率真。我握住她的手,笑着说:“现在你变得可爱多了,看,大家开始喜欢你了吧!”她笑了,大声地对我说了声:“谢谢!”
从那以后,我只要有时间就给她编各种花式的辫子,只要有机会就挖掘她和同学相处中的闪光点。如果在路上,她和我碰面了,总向我笑笑,我也向她微笑,彼此传递着只有我俩知道的秘密。后来向我告张思思的“状”的人越来越少了,真的高兴我终于读懂了她的眼神,理解了她的举动,填满了她心底的空白。
谁说爱一定要说出口?一抹温柔的眼神,一个善意的动作,一道真诚的微笑,就能融化孩子心头的那块“坚冰”,消除面对面对视的尴尬,填补教育语言的苍白无力,孩子们就会懂你,爱你!
让我们选择一种温情的教育方式,改变孩子,改变自己——爱在无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