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载:
参观过住在梅林一村的王小琴家的人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那是因为她家的墙壁、家具、冰箱上到处是写着英语、成语、谚语的纸片。这些都是王小琴从儿子汪济深的课本中摘录出来的,贴在墙上以引起儿子的注意,让他在有意无意间都能学到知识。
儿 子 教 爸 爸 说 普 通 话
王小琴说,老公汪春林一口带着乡音的普通话一直是家里的笑料,比“新奇士”说成“星期四”,“红烧肉”变成“风骚漏”。自从儿子上小学后,汪春林的普通话就成了儿子调教的重点。儿子还筹划了“教学计划”,一开始是有错必纠,张榜公布,只要汪春林一开口,儿子必定竖起耳朵,积极寻找发音错误,并将错误写在小纸片上,张榜公布。一时间,小纸片贴了满墙,害得汪春林都不敢开口说话了。
后来,母子俩将所有的小纸片收集起来,寻找错误的规律,并要求汪春林每天阅读《新华字典》至少50个易错的字,不合格就没收当天的饭后烟。为了早日达标,汪春林悄悄买了《标准普通话发音指南》,一个月努力后,终于有了明显进步,全家人高兴坏了。
晚 饭 后 全 家 人 一 起 读
书
每天晚饭后,一家人都会关掉电视和电脑,安静地坐在客厅桌前,各看各的书,既能补充知识,又能给儿子创造一个安心学习的环境。儿子的作业基本上在这段时间完成,还能听听英语磁带或朗读语文。做完作业,汪济深会搬出自己喜欢的童话系列,然后一头扎进去快乐地阅读。饭后阅读已成了他们家每天的必修课,儿子的写作水平也提高了不少。
“全家人能同在一室安静地读书,是一种天伦之乐,更是一幅纯静的山水画。”身为教师的王小琴对教子有着自己的见解,她觉得关键是要珍惜孩子对家长的依恋和信赖,共同学习和进步,让孩子在家长的熏陶和耳濡目染中成长。
随 想: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到了我们为迎接中期评估在进行的教室环境的布置,不由的想起了“让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这句话。
看着老师忙碌的身影,作为蓝天的一份子的我,不知道是喜还是忧:喜的是老师们都能快乐的接受学校临时安排的工作,而且加班加点进行,没有任何埋怨,“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忧的是,老师在布置教室的同时,无形间剥夺了学生的权利,浪费了教育的契机。迎接评估是临时的,但教育是长远的。
下面就教室环境布置谈个人的想法。
侧墙设计成为同学间交流的另一个平台。比如一张张同学的照片整齐的贴在墙上向大家展示自己;一幅幅同学的优秀字画作品成为班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用最少的成本将自己班的特色体现出来,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让每一细节都充满智慧,把有形环境和无形环境有机结合,让学生自己为自己和集体创造出一片有生命感的天地。
一、教室布置的原则
1、人性化教育:建立以学生需要为基础的教室气氛,尊重学生文化。例如:教室里张
贴作品,不只是好学生作品,中下学生的作品也应张贴,人人都受尊重,都获得鼓
励。
2、良好的教室互动:注意师生及学生间的互动,避免一张嘴,一支笔,一本书状态。
二、教室布置的方案
1、“我形我秀”(作品展示):将一些学生的优良作品及进步幅度颇大的作品,陈列于此。
2、“我真棒”(荣誉榜): 将学生的优良表现及进步幅度颇大的表现,明白地公告于此榜。
3、“你知道吗?”(新闻焦点): 将最近热门的时势新闻张贴于上,供同学阅览。
4、“生活小积累”(生活点滴): 供学生把当天所学的心得与感想或针对时势新闻所发表的意见写出来和同学分享与讨论。
5、“书满校园”(好书推荐):放一些与教材相关的读物供求知欲强的同学, 对课
堂上所学的东西有更广更深的了解。
6、“立志场”(名人名言):在以黑板为中心的四周墙壁上贴如:静、竞、净等的标语来勉励同学,或是贴一些日常应遵守之事,如:班规,生活守则等,像是“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等标语,如此,则可让同学对这些基本的守则有更深的印象。在两旁的柱子上,因为空间较狭小,所以可贴长条的标语,像“有恒为成功之本”之类的标语。再来就是前面的布告栏,老师可自己去找一些从报章杂志上的好文章,剪下来贴在后面让同学去细细品味,但最好能每星期更换,以免同学失去新鲜感,老师也可将同学的作业或作品放在布告栏上以使让同学去欣赏,刺激思考活动,甚至可提
供一块自由区让学生自由去创作,发挥其想象力顺便也可美化班级。
一间教室的基本成员是由老师+学生,因此教室布置的活动最好应由师生共同一起设计制作,但主角为学生,老师可从旁辅助,如此一来,学生和老师会更加容易遏立互信的桥梁,关系会加密切。在进行的过程中,学生或许会多多少少遭遇挫折失败,但这些都无伤大雅,因为最后他们一定会享用到成功的果实。在布置的过程中,同学可以从做中学并体认到从失败中如何再站起来,这些是从课本中所不易学到的智能,这也是属于教育重要的一环。
教室情境布置的多元化教育功能能提供一个像家一般温馨的地方,并能提供社会一般丰富资源,而且又提供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有力的辅助效能,因此教室的功能可说是多样化,所以教室要一改过去单调乏味及内容固定的布置方式,应该要有所创新。每个班因成员的不同,因此各有各的特色,在教室布置时,老师可要学生发挥其所学搭配创意来创作属于自己特色的教室布置来和其它班有着显著不同。如此,既可加强班上的凝聚力,而且对学习有相当程度的帮助,使教室成为师生互动的共做、共学、共享、共赏的生动教室,这样教室布置就可算是相当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