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归档栏目>>智慧老班>>德育论文>>文章内容
德育故事 (鲍丽)
发布时间:2014-01-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一张贺年卡

                              博爱教育集团  四年级组 鲍丽 

一个阳光的下午,我在办公室独自看着孩子的成绩单,透过一份份成绩单,我似乎看到了全班学生欢乐成长的步伐,看到了他们天真无邪的笑容。通过这学期的努力,每个同学都有了较大的进步。我陶醉在丰收的喜悦中,忽然,办公室门被轻轻地推开了,一抬头,见石头羞涩地站在我面前。他低低地说:

“鲍老师,我没妨碍你吧?”

得到我肯定的答复后,石头迟迟疑疑地说:“快过年了,我画了一张贺年卡送给你,但我……太笨了,画了两天,都没画好。”说着,他把白纸画的贺年卡展示在我面前:画面构思不复杂,一片广袤的绿地上,二、三十棵茁壮的幼小树苗正在舒展嫩黄的叶子,一只大手拿着喷水壶在喷水,画面的左上角还有一轮红日正冉冉上升。

突然,一股热气从我心里“腾”地升起,迅速传遍全身,我眼睛模糊了,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把贺年卡连同石头紧紧地搂在怀中,急忙说:

“老师喜欢,喜欢。谢谢,老师太感谢你了。”

说实在的,贺年卡画得并不精美,而且较粗糙。画面还留有许多涂改的痕迹,然而它是学生的一颗心,一份诚意,一份诚挚的情感。透过画面,我看到了石头的进步,也看到了石头的未来。真的,我太高兴了。

这个班我刚接手一学期,接班时,原来的老师就特地提醒我石头是所谓的“问题”学生,学习不认真,纪律不遵守,而且批评不得,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唯成绩尚能跟上大家。开学后,我经过几天的观察,果真如此。石头上课经常走神,课间也是一个人玩,与同学关系较疏远。我有意无意地和他接近,与他交流,他只是听我说,难得回答一、二句。我找他家长谈了几次,才弄清楚他是单亲孩子,跟父亲过。严格地说,他只跟爷爷过,父、母亲难得见一面。他既少父爱,也乏母爱,小小年纪心灵上受到的创伤可想而知。

我很同情石头,决心用师爱弥补父母之爱的不足,把他拉回到班级大集体中来,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馨,让他重新树立起人生的尊严。我首先和任课老师联系,请他们在课内课外多给石头关心,尽量少批评,多表扬。其次,做班上优秀同学的工作,让他们主动接近石头,各种活动带着石头。对石头一些不近情理的冷漠,要多宽容,多谅解。与此同时,我在尊重他的前提下尽力多给他一点爱护、关照。雨天没有带伞,我把自己的伞给他;天冷了,我把弟弟的衣服给他穿;生病了,我陪着他去医院;学习上有困难,我给他补课。平时多和他谈心。两个多月下来,石头渐渐变了,不再拒绝我,开始有了笑容。在此基础上,我征得他同意,经常找他帮我收发作业,为他进一步融入班集体搭桥铺路。石头前进的路并不一帆风顺,也曾出现反复。作业没做两次,我装糊涂没有过分苛求他,只是鼓励他向好的方向转化。

眼前这张有点朴茁的贺年卡,表明他把自己融入了班级这个大集体,他渴望得到雨露阳光的抚慰,表明他又前进了一大步,也让我明白了一个老师肩负的重任。无数事实证明,一个父母和睦、充满温馨亲情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离婚率呈上升趋势,心灵受伤害的孩子在学生中的比重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诚挚的师爱来驱除他们心头的阴影,用诚挚的师爱来点燃他们心头的希望,用情深意重的师爱为他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文中“石头”是真人,为了保护孩子的隐私,顾用化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