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孩子的心声
秦燕文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如何达到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以便对他们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倾听学生的心声成为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所以班主任应努力学习和提高倾听的艺术。
【关键词】倾听 爱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如何达到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以便对他们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倾听学生的心声成为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所以班主任应努力学习和提高倾听的艺术。
作为一名班主任,应准确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找到合适的切入点、突破口,以便使思想教育更具科学性、时代性,也更有成效。
一、思想教育中存在的方法误区
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有一段时日,总是担心和孩子们靠得太近会在他们面前失去威信。和孩子们谈话,不自觉地总以教育者的身份,居高临下,或者批评、或者教育、或者指点人生迷津、或者指出缺点和失误。这样的做法,老师们习以为常,感觉到自己尽到了老师的职责。可是,事与愿违,学生往往并不领情,并且产生逆反心理,拒绝老师的说教,走到事物的反面。实际上,是老师们不愿意听学生的倾诉,不愿意听学生的唠叨。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学生高明,没有必要倾听学生的诉说。对那些来倾诉的学生,不是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面孔,高高在上,有意无意地与学生拉开距离,人为地制造一种神秘感;就是用命令的口气来交谈,以显示自己丰富的阅历、渊博的经验,以权威的架势来压人,既不考虑学生的心情,更不考虑学生的自尊。这样的工作方法,必然会导致学生产生对抗心理,也根本达不到解决思想问题的目的。我认为,倾听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进行成功的思想教育的切入点、突破口。
二、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我们应该学会倾听,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疾苦,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兴的事?有什么忧愁的事?他们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是方法的问题?还是心理的问题?是习惯问题还是基础问题?对这些问题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事实上,我们的心灵也会受到快乐、轻松地洗礼。在与学生融合在一起时,我感受到了最纯真的童心,感受到了获得教育的幸福。三年级的孩子,思想开始从单纯走向复杂,也就是他们想的事情多了,开始有了自己的意向,自己有自己的打算,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他们的辨别力弱,不能把社会上的是是非非搞清楚,也不完全理解到底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
我们班的X同学就是这样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孩子,在他单纯的脑袋里总会变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从而指引着他有意无意的做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他是个“捣蛋分子”,上课铃声响了,摇摇晃晃的走过小朋友跟前,总喜欢骚扰一下别的同学;他还是个不受约束的孩子,上体育活动课了,害怕体育锻炼的他闲来无事,一转身又在沙坑边玩起了沙子,在花盆里玩起了泥巴;他又是个“讨人厌”的孩子,你瞧,为了看到其他小朋友手中那本精彩的书,竟然不管不顾地一把抢了过来。他就是这样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总是捧着一颗最纯真的童心,在他小小的世界中经营着每天的生活,有时也带给我很多烦恼。有一回,刚下课,就有小朋友来报告我:“老师,老师,X同学在男厕所里开了水龙头一直让水流下来,不但溅到了我们,还在浪费水。”我一听,顿时,火冒三丈,这孩子肯定又在干坏事了。我强压住怒火,立马让一位小朋友去把他叫回来,两分钟后,他耷拉着脑袋一摇一晃的回来了,似乎知道将要接受我的审判。于是,我问:“你刚刚在厕所里干什么了?”“我开水龙头,放水了!”他如实回答。嗯,很诚实!我心里暗想。我接着问道:“你为什么要把水龙头开在那里呢?你不知道这样会浪费水吗?而且水洒出来,还会溅到其他小朋友的身上去。”他低下了头,嘟着嘴说:“我只是觉得厕所里太臭了,我想冲一下厕所而已。”听了他的话,我的怒气已消了一大半。这孩子的想法真是简单呀!我不禁暗自好笑,原来他只是想把厕所冲一下,但却用错了方式。接下来,我就耐心的给他讲道理,告诉他:“你觉得厕所脏,想冲冲厕所,这个想法呢,是不错的,说明你是个爱劳动的孩子,还是爱清洁的孩子,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把水就这样冲下来,是很浪费水的,本来我们国家的水资源就已经很缺乏了,干旱地区的人一年才洗上一回澡。再说,打扫厕所卫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学校专门请了阿姨来打扫,他们每天定时会打扫厕所的,并不是开了水龙头,把水冲冲,厕所就能干净的呀。”他听了,低下了头,似乎已经明白了道理,也答应我不再做这样的事情了。
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我们经常给他们一些指示和告诫,经常提醒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给他明确的方向,是对的,就要即时肯定;如果是错的,在不损伤孩子们自尊心的前提下,明确指出他的不足,才是上上之策。孩子是最天真的,如果我当初不分青红皂白的把X同学臭骂一顿,那他那颗纯真的童心早已被我践踏殆尽,他单纯的想做好事的行为就被抹杀了,相反的,我静下心来给他讲道理并指明方向,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真诚的态度是最能打动人心的。教师要能俯身倾听学生的声音,这是爱的体现,也是责任的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只是简单的付出与关怀,这种爱必须富有艺术性。我们只有正确把握师爱的艺术 ,用艺术托起生命的厚重,就一定会硕果累累,我们教育的明天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