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苗苗的约定——苗苗中队有规则
博爱小学 徐茵宁
活动背景: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对班规的概念很模糊,他们天性好动、好自由,规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束缚和负担。但是,集体化的生活和学习,又要求孩子从小接受一种规则教育。因此,对我们小学老师来说,我们是在戴着镣铐唱歌,既要顺应孩子的天性又要在规则教育的夹缝中对孩子进行规则教育。
通过我多年的探索,我摸索出了用童谣制定班规、用游戏推广班规、用加法养成守纪习惯的办法,让那些死板的规则教育鲜活地走进孩子的心灵。
活动目标:
1、学生谈谈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2、小组讨论班规、制定出自己的班规,进行自我管理。
3、用童谣制定班规、用游戏推广班规、用加法养成守纪习惯的办法。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1、小苗苗约定卡片
2、加法图章
3、队歌、班歌ppt
活动过程(队会仪式略):
一、班规制订
(一)班主任谈话导入
同学们,俗话说“水入方杯则方、入圆杯则圆”,我们小学生年龄小,任何好的行为习惯只要坚持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新小学生守则》就是教育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名合格小学生。
1、回顾《新小学生守则》。
2、齐唱班歌
我们苗苗教室也同样要有一定的规则,我们把它叫做:小苗苗的约定。
(二)通过班级发现的问题,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面对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办。
(四)小组从以下方面进行讨论,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班规,进行自我管理。
1.安全(课间活动、游戏)
2.学习(课堂、作业、预习、复习)
3.纪律(升国旗、课间操、集体活动、课前、课间)
4.劳动卫生(室内、室外、个人、家庭等)
5.路队(家长接送、上学自动成队靠右行、放学站队)
6.作息(按时上学、放学、学习、休息)
(五)归纳总结,整理班规,规范班级管理制度,形成文字材料。
二、童谣让班规的形式活起来
(一)改编班规
童谣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欢,许多人都是说着童谣、唱着儿歌长大的。在一代代人的口耳传诵中,简洁明快,朴实风趣,琅琅上口的童谣已成为我们最初的快乐体验和相伴一生的温馨记忆。用童谣编写班规会更有趣哦!想不想试一试?
学生根据文字材料编写苗苗教室的约定小儿歌。
如:教室脏,我来扫,做勤劳的小苗苗
不小气,乐分享,做友爱的小苗苗
勤动脑,多举手,做思考的小苗苗……
(二)将平时的行为和《小苗苗的约定》的要求对照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生自由说,要求说出自己优点和不足,并对照约定说说自己应该如何做?
师:看来,我们班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都能自觉地遵守一些约定,可要做规范的学生很不容易,我们要在平时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从一点一滴做起。
(三)自由记忆《小苗苗的约定》
师:给同学们5分钟的时间看谁记得又快又好。
学生自由记忆
三、“加法图章”让班级评估活起来
(一)小苗苗的约定签订仪式开始。
(二)“加法图章”
师:老师买了一些小印章,里面刻有“奖”字样。约定卡正面是班规,后面是空白。每天下午放学时,我就会根据你们一天的表现为你们在空白处盖上印。如果那个学生谁的卡片连续盖够了十个“奖”,就发一支铅笔或一本作业本;盖够了二十个“奖”就给家长发一张表彰通报;盖够了四十个“奖”,就能够参加期末的三好学生评选了哦。
辅导心得:
在小学低年级中推行班规教育,最难的就是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舆论发展方向。因为孩子们小,个性天然,不太愿意受班规约束。如何让天性率直、淳朴的孩子学会规则意识,养成与人合作的社会习惯呢?我不断地思索着。最后决定以童谣的形式配合加法图章让苗苗教室的班规像春雨一样洒落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他们从一个懵懂的孩子变成一个遵守纪律的小学生。
而孩子们的想法真的很让我惊讶。我原本的预设是更加正规化的,比如:认真学习、上课发言、积极打扫卫生等等。但孩子们的想法往往更加纯粹和温暖。
龙隐舟说:“据我了解,上学期班级里很多同学喜欢给别人起外号,说话还喜欢“损”人。所以我想指定一条约定——今天我要赞美你:从学号1号开始,学号前一号的同学要赞美后一号的同学。”一句“今天我要赞美你”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引得大家低头沉思,惹得大家鼻头酸涩……
殷悦说:“笑很重要。我建议在与老师、同学交流之前,先笑一下。”多好的建议啊!一周多以来,实践的效果还不错,教室内的笑脸多了,同学之间谦让的多了,老师和孩子、孩子与孩子的沟通更顺畅。笑,不自觉地在提高孩子的情商。
赵卜萱说:“我发现大家无法意识到眼保健操的重要性,一日两次的眼保健操总是马虎应对。” 于是做好眼保健操成了班规中的重要一条。
我不禁想:将发言权将给孩子们,让他们以自己更能接受的方式去适应他们的新教室,这不正是主人翁意识的显示吗?
另外,我觉得“加法”是一个很好的办法。郑学志老师曾经说过:“好习惯的养成靠加法,靠的是一步一步地积累;坏习惯的改掉靠减法,一点一点的消除。”“加法”给我在小学低年级中推行班规指明了道路。
低年级的小学生极渴望别人的认同和欣赏,都渴望自己做好,渴望老师表扬,当他们看到同伴因为遵守纪律,或者积极回答问题得到了奖励,其他孩子也就会纷纷效仿。我充分地给孩子们表现的机会。比如,课堂上小杰回答问题声音响亮,符合了课堂纪律的要求,我按班规给他一个“奖”的印。看到小杰因为遵守了这条班规可以得奖后,其他小朋友会跟着效仿,那么这条班规也就很快落实了。
这样的奖励我从来不吝啬,我觉得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善于利用正面的舆论宣传,引导孩子的精神不断走向高处。所以,一般的孩子,每个学期都能够从我这里盖上二三十个章子回去。一枚不起眼的小图章,孩子们把它当成一种荣耀,慢慢地把遵守班规内化成一种习惯,从他律走向自律了!
我觉得这次的班队活动无疑是成功的。一间生长的教室就应该用这样生长的活动带给孩子们约束中最大的自由和放肆童年中最安全的“保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