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归档栏目>>星星火炬>>国旗下讲话>>文章内容
五(3)学习雷锋好榜样升旗仪式
发布时间:2016-06-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2016年“学习雷锋好榜样”主题升旗仪式

五(3)中队

主持1:敬爱的老师

主持2: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主持1:曾经有这样一位英雄,他在火花中怒放,在青春中闪光。

主持2:他的名字响遍大江南北,他的事迹带给我们少年儿童极大的影响。

主持1:他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同学们,让我们大声地说出他的名字—— 雷锋(全体同学齐说)

主持2:让我们追随雷锋叔叔的足迹,走进他的世界。

合:博爱小学第二周“学习雷锋好榜样”主题升旗仪式现在开始。

7个同学举出主题词)

(广播里播放出旗词)

一、主持人:

升旗

介绍光荣的升旗手:担任本周升旗手的是 

今天的护旗手是                                        

最光荣的莫过于今天的升旗手了,他们是我们班的                         

请他们做自我介绍。

二、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好人好事

主持1:忆往昔,儿时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戴红领巾的孩子们扶老人过马路,大人们排队候车,等等、等等…..

主持2:雷锋是大家心中的神话,一声“雷锋叔叔”蕴含着无限的敬仰与崇敬之情。

主持1:风里雨里,泥里水里,哪里有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主持2:这就是雷锋同志,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却闪耀在祖国的大地上。

主持1:有人说“雷锋精神,三月来了,四月走”,对此我要高声宣布“不,雷锋精神已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牢牢铭记在我们心间,永不磨灭。

主持2:我们五(3)班的孩子们已经把雷锋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了,涌现出了许多小雷锋,分别是李曦、陈思远、王睿、孙桦、栾昀、龚宸、言鼎、商芷浩、王翰峻、徐亦哲、朱天叶、项琳雯、彭涵……让我们选几个代表给大家讲讲吧!

3个事例

主持1:这些孩子真棒,能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具有雷锋精神,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

(播放歌曲)

第二环节

主持人1、听,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响起来了,让我们一起唱起来,让雷锋的精神传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齐唱歌曲

主持2:同学们,做雷锋并不难,谁说当雷锋要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其实只要我们平时对身边的小事多关心一下,我们人人都可以做“小雷锋”。

 

主持1:亲爱的同学们,雷锋的一生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所有的一切都是从他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主持2: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呢?

主持1:对!学雷锋要从身边的事做起。文明礼仪,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做起。

主持2:从孝敬父母、关心同学,感恩他人做起。从关心集体,爱护公物做起。

主持1:从保护大自然,从节约、环保做起。

请中队长宣读“学雷锋”倡议书。

徐亦哲宣读倡议书

主持2:同学们,让我们将雷锋精神幻化为实际行动,让我们的社会有更多的慈善之举、感动之事。

合:让雷锋精神的文明之花开遍我们博爱的每个角落。

博爱小学五(3)中队“学习雷锋好榜样”主题升旗仪式到此结束。

请各班有秩序回教室。

 

 

 

 

 

 

 

 

 

 

 

 

 

 

《博爱小学2016年“学习雷锋好榜样”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该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在此,我们班全体成员向全校少先队员发出倡议;

 

第一、学习雷锋的奉献精神。在班级中,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主动地干好份内工作。在各项事务中,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拈轻怕重,有一份热就应该发一份光。

 

第二、学习雷锋的助人为乐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对待身边的同学,要有爱心,热心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要热情关心老人和生活不便的人,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争当爱心小使者。

 

第三、学习雷锋的集体主义精神。要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在校要轻声慢步靠右行,不打架,不骂人,不讲脏话粗话。真正做到讲文明、讲礼貌。

 

第四、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在日常学习中,要积极钻研科学文化知识,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动脑,踊跃发言,主动及时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希望我们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学雷锋活动,不仅仅是在每年的三月五日,更要时刻将雷锋精神牢记在心,做到时时学雷锋,天天见效果。为了让2016年的春光更加灿烂,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吧!

 

 

 

                        博爱小学五(3)中队

 

                                           2016.2.29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