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归档栏目>>快乐家长>>文章内容
学习 是件快乐的事
发布时间:2013-04-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学习 是件快乐的事

         ——记博爱家校智慧传递四月活动

 

“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这是一句老师和家长常常鼓励孩子的话语,也是教育者的共同理想。其实,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学生和老师,好家长也需要后天的“学习”,而如何让家长也能“快乐”学习,同样也是博爱教育一直以来特别重视的工作。422日,近千名博爱家长在博爱家校“智慧传递”的四月活动中体验到了交流的愉悦和学习的快乐。

 

继三月活动之后,四月的博爱家校“智慧传递”活动面向一、二年级的家长,在怡康、博爱分校同时进行。活动仍旧采用打破班级的界限、由家长们自己选择内容的选修式讲座。这次的讲师阵容更加强大,除了有自外国语、二十四中、正衡中学、博爱家委会的家长、还有常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的专业咨询师、常州市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这次活动的内容更多样,七个主题、十五个分会场,十五位讲师专业背景不同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有的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博爱的家长们交流着和孩子相处中的点点滴滴,有的用专业的知识和生动的案例互动家校教育的困惑。让我们一起去领略每一个分会场的精彩吧!

 

赵帅——真帅!

来自省常中的赵世俊老师是常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在常州教育界赫赫有名,人称“赵帅”。这次,他欣然接受博爱的邀请来到博爱。伴着他特有的低沉、浑厚的嗓音,他把对教育的个人见解与各位家长坦诚沟通,把自己对教育的先进理念,传达给与会的各位家长.赵老师引用了许多鲜活的事例,推心置腹地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把自己对家庭中常见的教育问题,娓娓道来。家长们非常专注地倾听着,在最后的现场提问环节更是积极参与。赵老师针对家长的疑惑耐心地一一解答。时间变得短暂,赵老师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赵帅——真帅!

 

 

从“咬指甲”开始说“习惯”

一(1)分会场的主讲人郑爽老师由咬指甲这件司空见惯的小事入手,阐述了第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即孩子有小小的坏习惯不能姑息,应该正视它并下苦功改正它。另外,低年级的家长怕孩子没有能力独立完成作业,就陪在孩子的身边,督促他,监督他,这也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孩子做作业的时候,爷爷,奶奶怕孩子饿着,渴着,时不时地去打扰孩子是不可取的。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应该养成孩子专一的精神。她还提出慢慢培养孩子抓紧时间先完成作业再做其他事情的好习惯,并循序渐进地让孩子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这也很重要。最后,郑爽老师强调培养孩子喜欢阅读的习惯,会受益终身。

 

 

“放低姿态,当孩子的听众”——习惯的背后是心态

一(2)分会场的主讲人是来自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七(8)班优秀学生姚钦宁的妈妈华黎雯女士。华女士围绕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举例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华女士力荐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甚至放低姿态,当孩子的听众、学生,让孩子享受成功,读书的乐趣。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巩固,这些也不容忽视。最后,华女士还不忘温馨提醒,为了孩子有一份专注,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尽量让孩子远离电脑和电视,以此来有效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快乐健康成长。

 

 

“和睦的家庭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一(3)班的讲师吴爱武女士是位漂亮妈妈,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高深的理论,就自己培养女儿所积累的经验,质朴而又亲切地为在场的每个家长奉献了一场“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精彩演讲。她首先提到了学习是自己的事情,需要孩子明确学习的目的,她在教育孩子期间,非常重视尊重孩子的意见。兴趣班等各种班级的报名她都会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不想上的话,就让孩子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去完成。她的孩子因此从小就有计划有目标。她还提到了作为家长心态也要平和起来,不要老是拿自己和别的孩子作比较。不断的比较,在自己孩子面前说没他人优秀,自己的孩子无意中也会形成心理暗示,觉得自己真不行……“和睦的家庭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最后她的这句质朴的话也同样深深打动了现场每一位家长。

 

一份坚持,成就孩子的好习惯。

来自正衡初级中学方正豪的妈妈杨文霞女士是位非常有方法的妈妈。厚厚的三本笔记本记录了方正豪幼儿园三年每天学习的故事和儿歌。正是因为杨女士每天的这份坚持,培养了孩子良好的听课习惯,更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悠扬动听的小提琴旋律承载着近七年来母亲和孩子共同的付出。正是因为杨女士这位忠实的听众放下了长辈的严肃,在这位“超级粉丝”每日的崇拜中,方正豪通过了小提琴十级的考核。流利、标准的英语发音和优异的英语成绩证明着方正豪的英语水平。正是因为杨女士从小有心地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在那一部部精心搜集的英语原版大片中,培养了方正豪良好的语感与英语学习的兴趣。自主、踏实的学习习惯换来了方正豪优异的学习成绩。正是因为杨女士转变观念、适度放手、身体力行,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方法。方正豪在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中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在母亲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一种过程

温柔、儒雅的荀海燕老师是清凉小学的老师,同时也是具有国家级证书的心理咨询师,这次受博爱的特别邀请来一(5)分会场。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开场,对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这一方面做了耐心、细致地讲解。她是一个做事一丝不苟的人,为这次交流活动做了很认真的准备,写了详细的稿子,制作了精致的PPT,一切的一切都在感染着我们。讲座过程中,荀老师可以说是言传身教,跟家长一起分析原因,再仔细地探讨方法,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家长明白了很多自己往往没有注意的地方。听了荀老师的讲座,家长们陷入了思考,他们有的思考自己作为家长有没有做好榜样,有的交流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妥当,明白了习惯是一种过程,需要循序渐进慢慢地培养。

 

“严而有爱”——听程一春妈妈说挫折教育

余泽梓的妈妈程一春女士用朴实的话语与我们分享儿子了儿子成长的故事,润物细无声般的用心栽培和呵护,为孩子营造了一个严而有爱的家庭教育环境。一个个生动的案例牵动着每个听者的心,一个小小的肉丸塑造出一个有担当的小小男子汉;一块披萨折射出一段浓浓的友情,一顿平常的午餐教会儿子感恩父母,程妈妈可谓是对儿子的成长用尽心力,当孩子考试不如意时,在他的身边鼓励他,帮助他,让他重新振作精神扬帆起航,短短一个小时的讲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平凡但充满智慧的母亲,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母亲,才让听者一次次发自肺腑的为她鼓掌,为她和她的儿子喝彩。

 

 

 

尊重、交流、引导——姚老师趣谈“如何培养孩子受挫能力”

来自常州市娑罗巷幼儿园的姚怡老师,她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生动的讲座。姚老师本身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同时又是博爱学生家长,这双重的身份让她有了更多的育儿智慧与经验。姚老师是一位很有亲和力的老师,出示了一些关于孩子受挫实例后,就和家长互动起来,会场气氛立马少了份拘谨,变得轻松与活跃起来。“请大家踊跃发言哦,如果没有人举手,我就要随便点了。看来大家的受挫能力还是很强的,我话刚说完,已有三位家长举手了。”姚老师这句幽默的话更是把会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姚老师从 “正视挫折、典型指导、提供机会、加强沟通” 四个方面谈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并结合形象生动的事例与家长交流培养孩子受挫能力的方法。这场互动性强、事例丰富的讲座,让家长们受益匪浅,意犹未尽。

困惑与共鸣——培养孩子独立

“帮助孩子独立组织有意义的活动、亲近自然、融入社会,锻炼能力、关爱他人,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怎样培养孩子独立能力?二十四中七(10)班陈萧宇的妈妈刘丽华女士为大家支了好多妙招。她从母亲的角度出发,讲了自己的三个困惑,一下子就和在场的家长产生了共鸣。接下来她结合生动的事例,跟家长一起分享她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真实的故事,有绝对的说服力。一个小时过的很快,家长们都觉得这个“智慧传递”活动形式比较新颖,内容也比较充实,能够让家长感同身受,得到启发还有家长希望能将活动延续,更多地了解孩子独立能力形成的过程和具体的操作措施,最好还能将主讲人的演讲稿上传校园网,能让家长共享。

 

 

 

让信任之花处处开放

在一(9)班的班级里,唐静玉家长就“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进行讲座,整场讲座最吸引人是唐老师那娓娓道来的生活小故事,并从一个个故事从得出的结论和方法,让众多家长都受益匪浅。最后的互动交流环节进行的非常热烈。家长们都认为我们对孩子保护得太好,什么都不放手让孩子做,什么都为孩子安排好,打算好,其实这是害了孩子,对孩子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不利的,目前在一年级阶段是培养孩子们独立性的关键时期,应该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独立认知,独立完成任务。会后,家长们纷纷反映类似于这样的讲座活动非常有意义,希望学校多多举办这样的家长交流会,让智慧在学校和家庭之间传递,让教育孩子变得更艺术、更有方法。

 

 

真实!启迪!有效!——潘妈妈的讲座真不错

一(10)分会场的主讲潘海霞是我们智慧传递的老朋友了,四月,她又带来了新的资讯。“真实!启迪!有效!”是会后家长对她讲座的反馈。她主要从学习的独立能力,生活的独立能力,思想的独立能力三方面和家长交流沟通。从社会实例到自身平时教育孩子的点滴,让在座的受益匪浅。不管是生活、学习还是思想的独立性,都来源于日常的点点滴滴,成人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应该是一件终身的事情。

 

 

“信任感和亲密感”——孩子和家长交流的基石

正衡中学八(14)班刘允文的家长刘晓东先生是讲师中为数不多的男士,在当今家庭教育中多为妈妈唱主角的背景下,儒雅的刘爸爸格外显眼。他是从家长的角度来交流与孩子沟通的经验和做法。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尊重孩子,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与孩子一起运动……特别是在说到家长不要老是唠叨的时候,下面的家长发出会意的一笑,产生共鸣。面对家长提出的“小朋友交流的时候不肯说心里话,是不是有什么好办法?”刘先生也中肯的给出了他的想法,指出其实关键还是要培养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信任感和亲密感。整个讲座温馨,在平和中透露出一份份亲近。

 

 

智慧传递,学做成功的家长

一(12)班是由二十四中学生的家长于敏杰先生为大家进行的讲座。于爸爸的讲座主题是“如何创造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于爸爸从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出发,深入浅出的讲话使在座的家长们深受鼓舞,这次家长会深得广大家长朋友的称赞。会后家长们意犹未尽,纷纷表示很受启发,并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在博爱教育集团多多开展。而且,有些家长更表示对我们的学校更有信心。把孩子教给我们,孩子在这里一定会实现他们的梦想。

 

信任是沟通的基础

常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朱坚老师是博爱的老家长,今天她“回娘家”!她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如何与孩子进行交流的精彩讲座。交流中,她强调:与孩子沟通,首先要真诚地倾听孩子心声,不带评价的倾听做法,则会营造安全的谈话氛围,让孩子愿意敞开心胸;其次,她强调身教重于言教,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最后,家长要无条件信任孩子,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朱老师的这场精彩讲座让在座的家长朋友们受益匪浅,也让家长们在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中有了更多的经验技巧。

 

 

听芮医生说如何培养孩子高效学习能力

芮彩琴医生是来自常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的专业讲师,活动中,她的讲题是“如何培养孩子高效学习能力”的讲座。在演讲中,芮医生娓娓道来,从科学研究出发,把孩子注意力缺陷的表现、成因以及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锻炼注意力等,通过实例,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讲解。芮医生指出,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关注孩子学习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家长在反馈表中纷纷表示,芮医生的讲座对他们很有启发性,感触很深,讲出了他们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芮医生的建议具有可操作性,家长表示在日后的家庭教育中会参考这些做法,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孩子。

 

四月的智慧传递已经圆满结束,“和睦的家庭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一(3)分会场的吴爱武妈妈这句质朴的话深深打动了现场每一位家长。同样,和睦的家校关系更是给学校教育最好的礼物,“好像回到大学时代的选修课”、“一次快乐的学习”、“传递的不仅是智慧,更是信任、沟通”、正如参加本次活动的家长们在反馈表所写的那样,不管是学校、家长还是老师,我们感受到了学习、沟通、服务的快乐。四月即将过去,让我们期待五月的花香!

------德育处、大队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