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归档栏目>>快乐家长>>文章内容
智慧传递 分享幸福
发布时间:2013-03-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智慧传递  分享幸福

——记博爱家校教育“智慧传递”首次活动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

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

你有一份智慧,我有一份智慧,我们彼此分享,那就是智慧的传递。

 

 

三月十日上午,来自博爱小学三四年级的家长们三三两两、兴致盎然的走进校园。在这里,一场打破班级的界限、由家长们自己选择内容的选修式讲座马上就要开始了。在这里,作为博爱小学家校教育“智慧团队”的成员,来自外国语、二十四中、正衡中学、博爱家委会的九位家长即将首次开讲。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因为一种美好的愿望相聚在一起,他们用自己的真实经历、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博爱的家长们交流着和孩子相处中的点点滴滴、分享家校教育中的酸甜苦辣。至此,博爱教育集团家校教育“智慧传递”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阳光灿烂中,传递的是智慧,分享的是幸福……

 

智慧传递篇——现场采风

 

听“懒爸爸”的“交流经”

“懒惰妈妈勤快儿”,智慧团队成员,来自某公司的张智群先生用这样一句大家非常熟悉的民间俗语作为开场白引入了今天的话题。这位“懒爸爸”结合自身的经验重点阐述了与孩子交流的两个关键:一、给孩子快乐和信任,让孩子在快乐和谐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二、做有办法的父母,发现孩子的问题时,首先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帮助他分析问题,再帮助他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张先生引用“庖丁解牛”的典故特别强调,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家长一定要懂得顺应孩子的内心,尊重孩子的想法,千万不要以家长的威严去强迫压服孩子,这样只会把事情搞得更糟。

 

用智慧开启孩子心中的那把“锁”

来自中国银行的陈洁女士作为本次“智慧传递”活动的专家,为家长们传递的正是“如何与孩子进行交流”的教育智慧。她从与女儿的共同成长中感悟到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了与孩子进行交流的各个锦囊妙计,为家长们指点迷津。让参与讲座的每位家长明白:作为家长,要懂得改变,要走进孩子的内心;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孩子;要善于用智慧开启孩子心中的那把锁;要善于鼓励孩子,同时懂得与学校、老师沟通,形成合力。的确,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感悟和学习的过程。只有学会与孩子进行交流的艺术,才能架起心灵的彩虹,才能步入与孩子顺畅沟通的快速通道。

 

不怕,不急,不放弃,跟孩子一定能零距离

   交流,是本次活动的一个大选题,同样是智慧团队成员之一的周民生先生用朴实但真挚的语言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描述了他是如何跟自己的儿子交流的,在交流的时候用平等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引领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些都是实战经验。周先生认为:首先,你要用心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其次,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第三,学习上不能越厨代庖;第四,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第五,鼓励正常的交往;第六,坦然面对受挫;第七,要选择适合孩子的交流方式。听了周先生的话,家长们也深有感触,教育孩子真的是一项很繁琐的事情,总觉得千头万绪,无从抓起,但就象周先生说的:不怕,不急,不放弃,那我们跟孩子一定能零距离交流。

 

 

“存最好的愿望,做最大的努力”——姚老师谈受挫能力

什么是受挫能力?“存最好的愿望,做最大的努力!”台上的发言者此言一出,赢得了台下很多的家长凝神一思和会心一笑。来自常州市娑罗巷幼儿园姚怡,本身一名教育工作者,家长和教师的双重身份让她对孩子的教育有更深的体会,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她为大家罗列了四个方法,一、正视挫折——要引导孩子敢于正视挫折,使孩子明白挫折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做什么事都一帆风顺;二、典型引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从学习中寻找榜样,同时也要善于在生活中寻找榜样,让孩子能时时处处逐步培养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三、提供机会——要鼓励孩子自己处理生活琐事,提供亲自解决问题的机会,从中积累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有意无意地设置一些不同的受挫训练,让孩子解答处理,再适时讲解,帮助孩子培养正确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四、加强沟通——不仅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同时要经常与学校联系,共同商讨教育方法,使家庭、学生和教师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人生之路就是不断栽跟头、而又不断爬起来前行的漫长过程。姚老师以生动的实例,互动的形式。营造了轻松的氛围为三年级的家长上了生动的一课  

 

孩子斗智斗勇? ——一位妈妈和女儿的现场秀

孩子的成长就是家长和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这“智”是智慧,是艺术,是用心的倾听,热情的鼓励,正确的引导,及时的帮助……

来自正衡中学九年级11班优秀学生周沐怡的母亲田惠君女士,是本次活动中唯一母女同上讲台的一对儿。台上的母女俩像姐妹一样,就交流问题,侃侃而谈。妈妈认为,孩子的成长就是家长和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这“智”是智慧,是艺术,是用心的倾听,热情的鼓励,正确的引导,及时的帮助……她说了这样一则小故事:女儿上小学三年级的暑假,学完游泳回家,练习弹琴的时候,她发现女儿的眼睛总是往边上瞟,她提醒了好多次,但是没有见效。她觉得很反常,但是她没有大声的呵斥,而是在第二天带着女儿去了医院,经检查,原来孩子的眼睛因游泳发炎了,点上眼药水,情况立刻好转了。她说,当发现孩子有异常情况时,作为家长切不可大声指责,一定要冷静下来,找到原因所在,再帮助孩子一起解决问题。一个个看似普通的小故事却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田惠君女士用心在和孩子沟通、交流。这真是一位睿智的母亲。“教育孩子的过程就像放风筝。”田惠君女士这样说,“手中的线,我们一定要抓牢,但是不是强制,而是正确的引导,紧而不绷,欲松还紧,这才是我们作为父母的最高境界。”

 

用巧、用好、培养良好习惯

 

来自腾越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侯桂华先生,是位成功的商业人士,也是一位善于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成功爸爸。他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讲座围绕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展开,从尊重孩子、树立孩子自信心着眼,坚持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为桥梁,善用巧办法好办法对待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整个讲座语言生动,侯先生还多次以自己女儿举例,以身说法,博得了各位家长的一致好评。最后,讲座结束,侯先生还就现场家长提出的问题困惑给予了热心解答,如强烈建议孩子多读书读报,多参加社会学校组织的有意义的活动,多多表扬孩子,采用赏识教育。用巧(办法)、用好(表扬)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平实而不乏味、简单而不单调——听周先生说习惯

他没有高位的教育理论,没有慷慨激昂的发言词,有的只是实实在在教育孩子的具体做法,他就是常州外国语学校一位优秀学生的家长——周涛先生。

周爸爸带着满腔的热情、激动的心情踏进博爱校园,为各位家长传经送宝,就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做了平实而不乏味、简单而不单调的讲座。在他的育儿词典里,没有一味地高调夸赞孩子,有的是孩子失败、失落时推心置腹地促膝长谈。他传递给孩子的是尊师重教的榜样;他始终叮咛孩子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唯有上课专心听讲;他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树立孩子好学上进、争强好胜的责任心,鼓励孩子超越自己、超越目标;他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孩子博览群书。正是这样一位普通的爸爸培养出了一个优秀的女儿,正如周爸爸所说,以前一直没有在别人面前夸赞女孩,怕给孩子造成无形的压力,如今他自豪地说,女儿真的是他的骄傲。

 

 

潘妈妈说“独立”。

 

潘海霞是博爱家委会的主任,是一直热心学校工作的好家长,更是一个有智慧有办法的好妈妈。今天她主讲的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从自身育儿实践出发,她用生动的事例给大家呈现了一堂实用性强,令家长们赞不绝口的讲座。潘妈妈从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如何营造一个适合孩子独立成长的环境以及具体的鲜明实践事例这几方面给家长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孩子的独立能力,令在场家长频频点头表示赞同,现场气氛融洽。尤其是自己如何和儿子“作斗争”的事例,令讲座气氛达到高潮。整场讲座,家长们时而会心一笑,时而爆发掌声,时而奋笔疾书记录高招。潘老师的讲座,如同涓涓细流,让家长们对孩子独立能力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剖析,家长都表示受益匪浅,讲座结束后,家长们都非常认真地填写了听讲感受和收获,更有家长围着潘老师,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作交流、沟通。

 

 

清华妈妈的那些事

   春天里难得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人们尽情寻找春天的脚印。而博爱小学的练兵室里人头攒动,座无虚席,这里的家长们正子啊聆听着“清华妈妈”徐亦农主讲的《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作为母亲,徐老师能培养出中考状元,高考的名列前茅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模考的失利让儿子备感压力。忆及此事,徐老师不由得哽咽了。但最后儿子走出了失败,并明白遇到挫折不是不公平,而是上天对他的恩赐。 整个过程中,徐老师总是从真实的例子剖析出一个个哲理:当儿子要喝果珍时,会把制作果珍的过程展示给他,从而懂得学会等待;当儿子忘带水壶时,不会丝毫心慈,因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约定的事情更要遵守;哪怕家里有车也要骑自行车上学,因为前行的路总是要靠自己走;学不会跑跳步被淘汰,只有靠自己努力才可以重回表演队,并要学会欣赏对手,分析对手成功的原因,懂得欣赏对手……正是这一个个小挫折的磨练使她儿子能够迈过模考失利的这个大坎,这是这用心的经营才诞生了姚雨凌这个奇才,难怪有的家长在会后建议形成录音,让更多人分享徐老师的育人智慧。

 

 

 

 

分享幸福篇——听众感言

 

首场“智慧传递”活动中,家长朋友们感受到的是家校沟通的重要、家校合作的共赢,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样的讲座实在、朴实,他们喜欢。纷纷在反馈表上留下自己的感动:

 

听以致用,感受非凡。         ——家长:朱海洋

 

事例实在,一直感动,反思自己,将会对我和我的孩子的教育路上起到帮助指引、感谢,衷心感谢!建议形成录音,广为传授。

——  家长:向毅

 

听了潘妈妈的介绍,明白了对于独立性差的孩子,一定要多陪读,关注他、监督他、诱导他……建议潘妈妈开一个公开的QQ,让更多的家长可以和她交流沟通。

——家长:沈冰

 

母女俩讲的太精彩了,我们首先要自我提高加强学习,才能跟小孩共同成长!

                                                      ——家长:蒋文萍

 

作为家长受益匪浅,今后侯先生讲的几点,如多给孩子肯定,鼓励自信、我自己也要多和老师沟通,老师,让我们一起加油吧!建议今后还可以再开展一些关于学生学习问题的活动,或者让拔尖的孩子来与家长讲座、交流沟通。

                                                ——家长:吴亚庆

 

 

学到别人教育的方法,纠正了自己对孩子教育上的偏差。建议经常举行一下这样的交流会。不一定是专家,也可让同学交流吧。

                                           ——家长:万里

 

……………………

 

让我们都学着做智慧的父母吧,用心与孩子沟通、交流,帮助孩子活出最好的自己,自然就能开启孩子内心那座天然的宝藏。

    让我们继续做好传递智慧的使者吧,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传递智慧,分享幸福。为孩子们生命的起航助力,为孩子们生命健康成长护航。期待下次活动更精彩!

 

 

                                             撰稿: 德育处  三、四年级级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