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德育天地>>博爱之星>>文章内容
德育故事(四年级 姜涛虹)
发布时间:2016-01-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老师,我不可怜

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的理论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

 我从小就喜欢教师这一职业。现在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从教至今已经有几个年头,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物质生活相对清贫,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充实。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课堂内外淳淳的教诲,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还记得第一年走上教师讲台认识的第一位学生就是他。矮小的个子,身子是那么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把他吹跑;一头蓬乱的头发如同鸡窝一样罩在头上;身上永远弥漫着一股汗臭味。

他跟着父母来到常州。父亲跟着建筑队早出晚归,母亲在一家私人工厂里打工,家里还有两个弟弟、妹妹,一家人过的并不宽裕。所以在班里,我总是把他当作弱势群体一样去“保护”着他。地震捐款时,不让他捐;中午吃饭时总是给他打满满一盆饭;他和别人争吵时总是想着法的帮他……可是,我这一切想当然的做法,却让我和他的关系越来越尴尬。

一次,他和另一个本地学生发生了冲突,我还是一如既往的“保护”着他,怕他受欺负,可是他却咆哮着对我吼道:“老师,我不要你可怜我!”霎时间,我惊呆了,为什么他会这样看我,为什么他会这样说我,难道我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错的吗?

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久久不能入睡。仔细回想着关于他的一切。虽然他是外来工子女,虽然他家庭条件并不宽裕,但这一切对他说算得了什么呢?当其他孩子放学后还在街上玩耍的时候,他就早早回去做晚饭了;当暑假来临时,别的孩子可以在家吹着空调,悠闲的享受假期时,他却跟着父亲在工地上挥汗如雨……

贫穷没有压倒他,苦难没有压倒他,难道同学间一点点小事就会让他受伤害吗?再想想我那些所谓的“保护”真是杞人忧天。一下子,我释然了。

古语有云:天将降大人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夫、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相信他现在所承受的一切必将是他一生取之不竭的财富,必将陪伴他一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