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时维戊戌,孟冬近晦:北风徘徊,寒气袭人,但博爱校区五楼演播厅却暖意融融。所有语文老师和广西崇左市教师培训团队一起,品语言之魅力,享教研之乐趣,聆听了杨婕老师和高钰艳老师带来的《元日》和《钱学森》两课,精彩的课堂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沐浴暖阳之中,全身心舒畅。
杨婕老师首先执教了四年级古诗《元日》。杨老师沉稳大气,整个教学环节清晰,以“读古诗”“释诗意”“知诗人”“悟诗情”这四个环节步步深入,教学设计体现了学生学习的梯度。杨老师紧紧抓住古诗重点,“走进诗人笔下的元日,如果你有一支画笔,你想画怎样的场景呢?”她用富有童心童真的语言提出问题,图片配上音频,引导学生看图想象古诗中的画面,勾连学生生活,了解“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的春节传统行为文化,又在场景想象中体会诗中“暖”字的含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欢乐祥和、万象更新的新年气象。同时,适时拓展诗人创作背景,进一步品读感悟诗情。知人论世,初步领会读诗方法。真正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高钰艳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钱学森》一课,高老师没有进行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而是把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为使朗读与悟情有机地融为一体,使读真正发自心声。“言为心声”,高老师紧紧抓住了钱学森的两段话语,以此为突破口,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以读悟情,来感受钱学森浓浓的爱国热情。高老师善于引导孩子们从关键语段中寻找关键词语,并从中体会钱学森的情感和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是高年级孩子必须具备的语文素养。同时高老师也很注重“听、说、读、写”读写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写的训练,扎实到位。出示“感动中国”对钱老的颁奖词后,在颁奖音乐声中,孩子们笔尖飞舞,我手写我心,畅所欲言,彰钱学森心声,使孩子们及所有听课老师的爱国情结觉醒,爱国热情迸发!
教研活动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博爱语文教师“关注表达、提升素养”的教学研究活动还会一如既往地进行,博爱语文老师会带着研究的态度积极投身于语文教学实践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六年级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