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校区新闻>>文章内容
发现数学中的美——记四年级数学拓展课程:多彩容器 测量之美
发布时间:2018-12-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深秋时节,虽然户外雾气很重,但博爱校区四年级却不时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咦?这是在干吗?原来是四年级组正开展数学拓展活动呢。

“量身”嗨制造

四年级孩子们在学习了升与毫升后,都想来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量器”。四年级级部数学老师们以“制作创意量器”为主题,开展了有意思的数学拓展活动——指导学生利用废旧的塑料瓶动手制作一个1L的量器。同学们跃跃欲试,先在塑料瓶上分别标出各种刻度,并用这个量器量出一定数量的水。量器制作好后,同学们还通过在容器里倒入1L水,看看1L水在不同的容器中水面的高度,并据此估计容器的容量,体会估计容器容量的方法,这样动手创作的学科活动直观性、实践性都比较强,孩子们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过程,对升和毫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容器”大变身

你以为这样的量器就做完了吗?孩子们可不满足于这样光秃秃的量器呢!实用性够了,美观性也要跟上。量器最基本的要素就是刻度,有的学生做了七彩的刻度,那就给这个量器配上彩色糖果屋的背景;有的学生将刻度化身为一颗颗闪亮的小星星,整个量器就用墨蓝作底,配上橙黄的月亮,一幅夏夜星空图就展现在了我们眼前;有的学生在刻度边上画上了“虾兵蟹将”,那就让整个量器变成浩瀚的海洋,看这大海里还有一艘小帆船,准备着扬帆起航呢!

“密度”初体验

漂亮的容器做好了,孩子们立刻用它来测量生活中常用容器的容量啦!在测量过程中,老师们适时引导孩子,如果在容器中放入不同的物品,例如分别放入水、油、黄沙、米、大豆等,质量会有所不同么?这可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测量同样一升的不同东西,得到质量各不相同的结论。其实这不就是不同物质的密度么?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实验,不仅对密度有了初步的体验,更是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孩子们的每一个创作、每一个想法都闪烁着他们个性的光芒,是孩子们美好的回忆。这样的学科活动不仅让学生在认识容量及升和毫升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观察、比较、估计的能力,发展空间能力,而且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环保意识,真是一举多得啊!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