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校区新闻>>文章内容
课堂精彩纷呈 显博爱语文风采——记博爱校区语文大组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8-05-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517日上午,博爱教育集团博爱校区开展语文大组教研活动,全体语文教师齐聚五楼录播室,常州市小学语文教研员朱洁如老师也全程参与到本次教研活动。高钰艳和徐茵宁老师分别执教了两节精彩的公开课。这精彩的背后有团队的帮助,但更多的是两位老师辛勤付出的成果。

在今天这节《月光启蒙》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又一次领略了高老师的诗意追求! 《月光启蒙》是一篇清新优美的课文,课文用如歌的文字,向我们描绘了如水的月光,和一份母子间浓浓的亲情。高老师用娓娓动听的讲述把我们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正是她对这一篇散文的诗意解读,才把月夜、童谣、母爱、黄河文化、民间艺术这些抽象具象的概念融为一体,伴随着吴老师的诗意抒怀,孩子们一次次走进月夜,走进童谣,走进母爱,也走进了厚重浓郁的黄河民间文化中。

徐茵宁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恐龙》,很好地把握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把更多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时,徐老师把侧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认识各种恐龙的形态特点上。老师先引领学生细细品读描写雷龙的语句,体会雷龙“重”,“大”的特点,然后适时地点拨,将“打比方”、“作比较”这两种说明的方法渗透给学生,接着再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突出雷龙“重”,“大”的特点。教学完雷龙,张老师便放手让学生自学其它种类的恐龙。由于有方法可循,因此,学生自学的难度大大降低了。在集体汇报交流中,学生有权利选择自己喜爱的恐龙进行介绍,而不必拘泥于书上的介绍顺序。无须教师多言,学生已能把剑龙、粱龙、三角龙、翼龙、鱼龙、霸王龙等六种恐龙的外形特点和说明方法准确地总结出来,并能有感情地朗读,突出表现各种恐龙在外形上的独特之处,可见,这种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所带来的教学效果是相当显著的。

评课畅所欲言  树博爱语文新风

 两位老师上完课后,所有语文老师齐聚会议室进行评课探讨,许枫烨老师指出高老师的课上诵读童谣,感受美妙语文。歌谣童谣是诗化的民间艺术,是朴素的诗歌和善良的心灵的紧密交融,是传统文化的厚重的积淀,也是老师在教学中要着意挖掘的文化资源。为了让感受到母亲在月光下用甜甜的嗓音为吟唱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而且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的歌谣童谣,高老师先后采用了如下的方式:1、引入歌谣,让学生初步感受民间歌谣的节奏与韵律;2、用具有感染力的语言描绘,使学生进入歌谣童谣所吟唱的情境之中;声情并茂,燃起学生吟诵歌谣的兴味与激情;3、教师引导学生拍手有节奏地去吟诵歌谣,体悟自己心中的歌谣韵味。高老师着意要引领的诗化的目标是成功的,她把孩子们带进了一个充溢着浓浓的民间艺术、传统文化的诗境之中了。

袁敏智老师认为夯实语言,品味文字之妙。袁老师认为在本课中运用多种形式来感悟“芳香的音韵”很有必要。在带领学生仔细研读课文后,高老师对“黄河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的两个“长”字的用词的挖掘和探究,可谓细腻至极,“长”歌谣的“长”所蕴涵的生命意象在吴老师的深度解读中跃然而出,相信这个“长”字的意象感会深深烙在这一个上课班级的每一个孩子们心中。也在我们每一位听课老师的心里扎下了揣摩语言,扣词扣文的语文教学理念!

市教科院朱洁如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给予了肯定。朱老师指出教学《月光启蒙》时,老师应给孩子一个扶手,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文本核心。三年级应该重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在《恐龙》这一课中,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或课后查找资料更好地了解恐龙的知识。朱老师在肯定博爱教研活动认真严谨之余,也对年轻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练习粉笔字,强化基本功,熟记教案,脱稿评课等。相信在朱老师高屋建瓴的引导下,博爱语文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总之,本周的两堂课可圈可点之处非常多,相信课上的亮点之处一定给在座每位博爱老师以深刻的启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