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风和煦、阳光灿烂。在这烂漫的三月,博爱教育集团博爱校区的语文老师们围聚在一起共话语文教学之道。
精彩课堂 展示博爱风采
蒋铮老师执教的是《秦兵马俑》第二课时。蒋老师抓住语言文字,让学生感悟形象,体会感情,学习表达,塑造心灵,陶冶情操。以过渡段为中心,由复习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入手,然后自然过渡到重点段落,引导学生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教学目标中确立了语言文字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能引导学生细致读通、读透文本,因此,学生体会很深。比如,学生在感知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到文章是用详实的数据来说明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以及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特点。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多读、感悟,然后介绍给大家。在教学中,蒋老师先以“将军俑”为例,具体分析一下他的鲜明形象,并指导学生朗读,然后再让学生照样子来介绍分析其它的兵马俑。多媒体资料激发了学生的无限遐想,多媒体的使用很适当、适时。
张元园老师执教了《半截蜡烛》。整堂课她训练了三个点,第一个是看着情节曲线图练习绘声绘色地讲故事。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够看着情节曲线图把故事完整地讲述出来,等分析完人物形象,体会到紧张气氛之后让学生再次讲故事,显而易见,这样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学生还是有很大收获的。第二个是划出紧张的句子,从而总结出营造紧张氛围的方法,再在这个过程中体悟人物的形象,同时训练朗读。带领学生走进此情此境;然后通过学生的感悟,结合背景,在头脑中叠现出紧张的一幕;再通过反复朗读,结合上下文,通过品读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体会到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镇定和机智,再以个别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和齐读的方式加深理解,表达情感,欣赏到人物的人格魅力。第三个就是运用营造紧张氛围的方法来练习写话。这个片段练习设计巧妙,我们班有很多学生都能通过文字渲染出这种紧张的气氛,举一反三。
专家引领 锻造高效课堂
高效教学、优质课堂是良好教学质量的保障。聆听完两位老师执教的课后,各个年级的语文老师畅所欲言,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最后,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的王勤老师进行了点评。她首先为博爱的孩子喝彩,孩子们在课堂上所展示了良好的听说读写学科素养。其次,她表扬了博爱的语文老师,老师们认真研读文本,钻研教材,重视常态课的教学质量。最后王老师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要求老师们能锤炼提问艺术,设置主问题,教学思路清晰,有条理。二是重视课堂的评价机制。老师心中要清楚课时目标,每个教学环节的目标,而学生也要清楚每个学习活动的目标。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课堂转型就是从老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
课堂是教学实践的主阵地,在细致参研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每位语文老师认真准备,准备向组内同行敞开自己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