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初冬的朝阳,博爱教育集团博爱校区语文大练兵活动又如火如荼地开展了,12月1日上午,语文老师们齐聚五楼录播室,聆听了两节青年教师的课,分别是三年级何洁老师执教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和五年级徐晶晶老师执教的《诺贝尔》。
何洁老师设计的第一课时重点围绕识字解词和梳理文脉扎实推进,导入以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解决生字“管”的教学,然后围绕雷耐克为什么要发明听诊器梳理课文的第一小节,接着以“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这个总问题,激起学生的思辨,并贯穿生字词的教学。整节课课堂推进感很强,有明显的阶梯意识,从课文的阅读到文脉的梳理,层层推进,更有学生亲自排序的体验,为解决课堂重难点“讲讲雷耐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做下铺垫。
徐晶晶老师执教的《诺贝尔》第二课时,共分为四个板块:复习词语,突出重点画面;品词析句,感受科学精神;凸显品德,升华情感体验;突出写法,仿写人物小传。板块之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有明显的递进感。课堂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度较高,课堂执行一气呵成。尤其是第四板块,撰写人物小传的环节,撬动了整节课的设计,板块之间的整体感很强。
上课结束,两位老师分别就目标达成、设计理念等作了介绍,其他级部的老师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高钰艳老师就非常欣赏今天的两节课,她觉得今天的课课时感强,行课畅快,让人听起来赏心悦目。年轻老师宋杨宁老师、夏梦老师等也都分享了自己的听课感受,对两节课赞赏有加。六年级王曦宁老师则提出了中肯的评价,她觉得今天的课堂上资料的收集这一环节,教师指导处理地不够细,她认为收集资料环节只有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且做相关的指导,学生才能更灵活地把资料融合到课堂中,长此训练下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处理信息能力必会增强。
教师发展部邱俊主任最后作了总结和提升,邱老师表扬了两位老师的态度认真,但还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如课堂上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要练就自己敏锐捕捉学生生成性资源的能力。
蒋瑛校长全程参与了活动,蒋校对大家的参与热情给予肯定,希望青年教师在这样浓的教研氛围中更快成长。蒋校长还就学校的“读书活动”带领大家展开热烈讨论,首先是近期读书活动方面呈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提升,然后为下一阶段的读书活动作出部署。
练兵课是一次展示,更是一次进步的机会。博爱语文始终立足教研,促进课堂更高效。博爱语文是一个大家庭,为了年轻教师的进步,我们始终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