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校区新闻>>文章内容
凝心聚力,规划集团数学教育发展新蓝图——记2016—2017第一学期博爱教育集团数学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6-09-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97日上午8时,在博爱校区A区五楼会议室举行了本学期第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三个校区所有数学教师全员参加。此次教研活动由教师发展部徐敏主任主持。活动主要议题有新进教师介绍;区、集团教研计划安排和重点工作部署;年级学业质量反馈和教学实施与开展建议;拓展课程与学科活动经验介绍;数学科技街区运营方法布置;数学课程基地研究工作布置。最后,沈琛副校长对重点工作和教学常规再做提醒。会上,沈琛、徐敏、杭君、王丽娟、张丽等老师分别就相关议题发言。

扎根课堂,继承博爱数学教育传统

博爱数学教学有着自己的传统,如以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升为根本,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积极推进课堂教学变革等。如今,三校区格局已正式铺开,本学期新进七位青年教师,数学教研组规模较以往更大。面对教师相对分散和年轻化的现实,如何传承博爱数学教育优良传统、如何做好三校区联动是摆在所有数学教师面前的课题。

本次活动重点讨论的议题就是各年级如何更高效地提升学生学业质量,沈琛副校长、徐敏教导和张丽老师分别针对不同年级提出了教学实施和质量管控建议。

徐老师重点就一年级教学做了具体阐述。她提出,教师吃透教材编写意图以及学生常规和习惯的养成是一年级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对此,徐老师认为让学生学习倾听和欣赏他人,初步开展同桌合作学习,培养制度意识等都是让新入学学生快速适应小学数学学习生活的方法。

张丽老师针对二、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成绩分析结果,要求老师们关注估算能力的培养和数学表达能力的提升。其中估算能力是重点需要提高的,为此,张老师提出培养方法:渗透估算意识、设计好的问题、用估算验证结果、情境中选择计算方法等。

沈校长对四、五、六年级进行学业质量分析后,对优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交流。尤其对数轴、计算灵活性、数学描述等教学提出了要求。另外,就各年级内协同教学以及跨校区年级的教学协调做出要求,务必缩小级部内差异,确保校区间同年级教研通畅。

锐意创新,彰显博爱特色数学教育本色

博爱数学课程体系经过全体数学教师的共同努力,已经制度化、规模化,形式多样的课程内容和实施方式深受学生喜爱。

博爱校区富有特色的数学科技创意街区即将登场,目前各项筹备已金锣密鼓。数学创意街区由数学实验室、爱心超市、淘宝GOGOGO、博爱银行以及数学科技长廊等实践场馆组成,项目设置体现了学数学、用数学、体验数学、喜欢数学的宗旨,为学生提供数学实践平台,不断激发学生的数学创意与数学兴趣。

在课程设置与实施方面,数学课程体系的结构已经稳固,即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含必修和选修)和学科活动。为了使拓展课程和学科活动更加富有创造性和生活气息,老师们动足了脑筋。低年级渗透全课程理念,将绘本教学融入其中;中、高年级利用各类智力开发工具、智力游戏以及与数学相关的历史和生活知识等进行内容筛选,合理组织成课程,供孩子选择。

怡康的宋颖倩老师、龙锦的杨梅老师和博爱的曹燕萍老师分别对自己以及本年级从事的拓展课程或学科活动进行的经验介绍。宋老师等怡康一年级老师教学的“四巧板”从学生兴趣出发,借助绘本故事让孩子自主拼图作画,然后把自己的作品带回故事,乐趣无穷。杨老师的龙锦一年级小朋友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自描星空图,这都归功于老师们开发的“星空,我们永远在一起”课程,孩子们的星座图可谓栩栩如生。曹老师则将她们四年级每位老师的课程都介绍了一遍,“UNO纸牌”、“玩转魔方”、“百变七巧板”、“简单数阵”和“算盘”均是容文化、智慧、技能、乐趣为一体的课程项目。

新学期,更多更新的课程正等着孩子前来挑战。

迎难而上,开拓博爱数学教育未来

新学期,无论是江苏省还是天宁区,都对数学教学和教师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杭老师在介绍区教研计划时,重点要求大家做好四年级的省质量检测准备工作以及区其他年级的专项调研活动。另外,区五年内青年教师锤炼活动、优秀教师优质课评比、课堂转型研讨、“动手做”教学研讨、区教师素养训练营等教研活动层出不穷,与此对应的校内教研活动同样如火如荼。面对压力与挑战,青年教师们需要以百倍的精力投入教学工作,尽快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而集团所有教师更需再接再厉,发挥团队力量,争取更多更好的成绩。

新学期的大幕已然拉开,新的工作环境对每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其中不变的是始终确保博爱教育集团的每一个孩子获得优质的数学发展资源和机会,相信在集团全体数学教师的努力下,我们已经走在了集团崭新未来的道路上。

 

                                                六年级组报道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