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后,走进教室,我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在春天里,你们想干什么?话音刚落,有个孩子几乎是叫出来的,“春天,当然要种花!”接着全班附和。好,春天我们就种花!其实,我们有很多理由在春天种花,这既迎合了孩子们的期盼,更是生命课程“照顾绿植”的生动展示,也可顺势开展我们一年级的主题课程“春花烂漫,筝舞蓝天”,一举多得,美哉!
世界上为什么要有花?这是一个所有人都好像有答案但又没把握的问题。生命课程之“照顾绿植”,就从攻克这个哲学问题开始吧。这个占据了大半本书的绘本,用诗意的语言和精美的图画,描述了花粉和种子的旅行,花儿对世界的意义,以及花儿如何变成果实。课堂上,我们只做一件事:从绘本中找出花儿盛开的理由。孩子们从各个角度了解了花,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这句“每一朵花,甚至是杂草上开出的野花,都有盛开的理由……”在绘本和语言的浸润下,孩子们对花有了敬畏感,也有了更多的好奇。于是,全班孩子一起亲手种花将不再是一件让人恼的事。周末,家长们精心准备了花盆、种子、泥土和各种小工具,周一庆典课上,全年级的每个孩子都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种一盆花!只见他们给花盆底部轻轻铺上一张面纸,再小心翼翼地把营养土抖进盆里。浇水时,旁边的小伙伴总会提醒“够啦!够啦!水已经流到盆托里啦!”撒种子的环节尤为安静,似乎怕惊扰了种子里的花仙子。有个孩子用小手轻轻捏着花种子,一粒一粒地放,他说“这样花仙子们就不会太挤了。”孩子就是这样,当他真正明白自己在做一件什么事时,就不会一惊一乍,他的耐心和细心超乎你想象。
种花容易养花难,为了鼓励孩子们精心呵护自己的种子,除了简单的护花方法(什么时候该浇水、哪些花不能多浇水等)之外,最主要的还是要处理“情绪问题”,即“我为什么要坚持下去”的问题。于是,绘本又来发挥它拨动孩子心弦的作用,这次是《胡萝卜种子》和《花婆婆》。前一个简单到不像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种下了一颗胡萝卜种子,然后耐心地等待,悉心地照料,虽然身边的每个人都不断地说:“它不会发芽的。”小男孩始终顽固地相信着。终于,地里长出了一个超级大胡萝卜。读完这个故事,不用老师喋喋不休,每个人都开始对自己的花盆用心。这就是故事的力量吧。《花婆婆》是个经典绘本故事,它让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出“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的事!”至此,养花的耐心和决心都激发出来了,且静待花开吧。
你最长的一次近距离、耐心地观察一株植物是多长时间?我们全课程一年级的孩子们已经观察了一个月有余。他们或用画笔描绘每一片嫩芽破土而出的样子,或用文字记录下心随花动的情感轨迹。在他们的笔下,你会发现每一次抽芽、每一次长高、每一双晶亮的眼睛都是生命在展开,在延续。这大概就是本次“生命课程”的要义吧,敬畏生命,感受生命,一起和谐生长。
龙锦一年级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