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上午, 博爱教育集团龙锦校区35周岁以下的语文青年教师齐聚录播室,参加五年内语文青年教师高段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比赛特邀原常州市小语教研员林纪华老师一同观摩评分。
此次比赛采用教师个人自主报名的形式,我校五年级的周言策老师和六年级的郑守亮老师好学上进,主动申报,用一周时间分别对五年级下册教材《只拣儿童多处行》进行了仔细地研读,认真备课,在比赛中精彩亮相。
且行且思,展现活力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冰心奶奶写的一篇令人赏心悦目的散文,全文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生机勃勃“赶春”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花儿,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机,令人感到十分快乐,是十分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的美文。
周老师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钻研,通过读词正音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同时紧扣“为什么冰心奶奶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这一主问题设计教案,按浏览顺序边读边思,最后自然让学生得出答案,教学过程相当清晰、有层次。特别是最后周老师让学生抄写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教者在课堂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入情、用情,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郑老师在课堂伊始,通过师生共同欣赏学生春游时的相片,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向往。又通过出示古诗:“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让学生说说此句的意思,初步感受春天的美并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求知欲。随后通过教学生字新词,根据文章的写作顺序为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等环节引导学生初读了课文,最后从冰心奶奶的情感处着想,让学生明白她关心儿童,喜爱儿童,欣赏儿童这一深厚情感!
专家引领,思想碰撞
听完两位老师的课,其他五年内的青年教师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想,有收获,有建议。专家林纪华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努力,同时高屋建瓴地指出:高年级语文教学除了教学框架中推进学生个体学习,反馈、评估、检测的准确、及时、全面外,确定核心教学目标同样重要,一堂课的核心教学只有一个或两个,所有教学策略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要想让高年级的课达到一定的深度,必须要理解文章的内在,关注作者的情感,第一课时还要为第二课时作铺垫。
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器,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为学生的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让我们为追求卓越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龙锦四年级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