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校区新闻>>文章内容
唤醒生命 主动成长 ——博爱开启“生命课程”开发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14-10-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1015日,龙锦校园阳光普照,温馨动人,展现着他独特的文化魅力。在这充满诗意但又不失时尚感的校园内,一场“唤醒生命,主动成长”的生命课程研讨活动正有序进行。研讨在蒋忱副校长清晰、凝练的集中课程介绍之后,分17个项目组,在项目领衔人的主持下在各教室中开展。每一位走进会场的老师都被“生命课程”主题而牵引。因为博爱老师知道,一个人的成长,知识只是一小部分,也是最好学的那一部分,而了解生命和世界才是学生们需要真实体验的。这场研讨奏响了唤醒新生命的序曲,更开启了化蛹成蝶迎接新生命的探究之门。

生命,是一个课程

我们总是在说,教育“以人为本”,是要以“人的生命本体为本”。教育的主体是人而非知识,而人的生命则是至高无上的。长期以来普通的学校教育对关注孩子生命成长,对情感、心灵、个性的追寻似乎总是有些力不从心。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生命课程成为博爱课程体系中备受关注的一支,对博爱学子的影响也在日益增强。提高博爱孩子的生存质量,生活品位,生命价值是课程目标:

——自理、自护、自我管理,立足自然人。

——习惯、交往、公民责任、民主意识,融入社会人。

——强健体魄、心理健康、具有审美意识,养成美好人。

围绕目标而产生的36个小项目,源自三个维度,把生活和课程紧密编织在一起。生命是课程的主体,体现在全员参与、全科参与、全程参与,这三个“全”将成为博爱生命课程的特质。每一个教育的参与者都是课程的设计者、学科和课程不分家,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相融合、贯穿校园生活的全过程。在本次生命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涉及到了博爱校园的每一位老师。他们将不拘泥与已有的学科老师的身份,打破学科界限,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引领者。

生活,是一个课程

生活即课程,课程即生活。本次课程实施绝非简单的一个事件,是依据学生生活实际的需要,结合老师本身的特长和爱好进行的,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以课堂作为原点,将能力的培养、对生命的关注发散至生活中的角角落落。

从我会买菜到独立购物,从学会选举到参与社会调查;从我会做客到正装参加音乐会,从自然人培养成生活美人,课程将对生活具有鉴赏能力作为出发点,开设全员参与的一系列生命课程。例如“我会洗内衣”课程,不仅教会孩子洗内衣这项生活技能,还将引导孩子明白内衣里的小秘密,开启儿童性教育的启蒙。“独立购物”课程不仅是一次超市的体验,还将蕴含着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辨别能力的培养,涉及口语交际、数学计算、思维能力、科学常识等多领域。这一切都在悄然而深入地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学习、生活中去,让生命花开逐步丰盈。

体验,是一个课程

感受书本知识外的生命精彩,汲取校园课堂外的生命营养,彰显生命的色彩。生命课程以体验为根基,以实践为舞台,引导学生去课程,应该是来源于学生的需要,最后服务于学生的生活。早在九月,课程的研发的初期阶段,跨学科,项目制,每一个人都参与开发、实施、评价,不在拘泥于各自的学科背景, 按照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个人特长来结合。各年级组长、学科组长就已认领项目。有低年段的“整理桌肚”、“文明入厕”、“学会选举”……也有中高年段的“急救知识”、“ 服装搭配”等。这些项目在十月初自主申报阶段,确定了各个课程的领衔人、执教者、展示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并对17个项目领衔人进行了培训。在15日的研讨中,每个子课程的执教老师们针对课时安排、内容设置、评价细则进行了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中,顾及到了关于课程实施更具体、更实际的方方面面。这不仅是一次交流,更是老师们对自己、对孩子的审视,受益的绝不仅仅是聆听者,更有付出思考和努力的每一位执教者。在带领学生体验之前,博爱的老师也在体验着、开发着、感受着。

六年,三十六个生命小课程。不仅仅是学会36件事,更期望带给孩子辨别是非的眼睛,感受美好的双手,勇于踏出的脚步。我们期待,生命课程的开展帮助学生从小探索生命的真谛,珍惜和热爱生命的价值。我们希望,参与课程的所有教育当事人,在沉思、笃行的过程中,酝酿出灿烂的绽放时刻,唤醒生命,主动成长。

 

六年级组  学发部报道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