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校区新闻>>文章内容
唤醒主人翁意识,演绎语文的精彩---基于学生的语文课堂“小时代”
发布时间:2014-09-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本学期语文的大组教研活动由六年级组打头阵,许枫烨和邱俊两位资深语文教师勇挑大梁,给我们分享了《姥姥的剪纸》和《牛郎织女》两堂精彩的课堂。这两位先行者不仅向我们道出了在课堂转型道路上的心得体会,更是用自己的课堂实践在引领着大家的教改之路。

打破藩篱,把舞台交给你

第一堂的主角闪亮登场!咦?是位小老师?来自六(7)班的居逸飞同学落落大方,有条不紊地引领着同学们体悟姥姥剪纸的“神”!没错!自本学期提倡课堂转型以来,许枫烨老师第一时间做出了回应。独辟蹊径的她,在班级创设了“项目招标”式教学模式。多少年来,三尺讲台一直是教师施展才华的阵地,是属于老师的舞台。她把讲台交给学生,而自己退居幕后的尝试,重申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许老师班级,人人都有上台当小老师的机会,同学们都能在这样的体验下初获成功的滋味,师生间的关系更为融洽了。

小组交流,给你时间空间

邱俊老师的课堂,围绕着“民族文化”这一主题,以“牛郎织女”为文本依托,大胆放手让孩子们在小组内自主探究。“了解了故事的内容,你还想通过这篇文章学些什么?”一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话语,引发了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创造性学习,更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一把钥匙。从前的“听老师讲”,转变为现在的“我要讲”,而且是我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挣脱了原有的束缚,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自主探究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感知民间故事的语言特点,更能勇于质疑,用自己的感觉和理解和文本对话。

两位老师用不一样的方式呈现课堂转型,带来的却是一样的精彩。当然,课堂转型的具体形式不拘一格,我们仍在摸索中前进。相信有了两位大师的垂范,年轻教师也会且行且思,循序渐进地在课堂转型之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班级的课堂特色,把机会和空间还给学生,真正唤醒他们学习主人的意识,演绎语文的精彩。

                                                 六年级级部 报道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