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的微风拂过校园,带来丝丝凉爽,更令人惬意的,是校园里飘过的阵阵书香。学校给予了老师们一系列阅读计划和建议,老师们更是博览群书,积极思考,有了自己独特的心得和体会。
老师们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当然也乐于分享。在各年级评选出读书活动一等奖之后,9月24日,龙锦校区全体教师齐聚报告厅,聆听了一等奖获得者们带来的读书心得。本次活动由刘文忠老师主持。
首先由六年级的周婷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个系列共有三本书,其中一本是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她为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生动、又可能出现在我们身边的例子,正如书中所说:“我们应该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判断,而不是行为。”这不由得启发了我们,在处理班级事务的时候,首先要换位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责难;只有了解孩子心里的想法,才能找出最恰当的解决方式。
其次是由五年级的吴萍老师带来的《做适合人的教育》。她把读这本书的收获分为三个板块与我们分享:播散尊重的种子,收获孩子的成长;播撒热情的种子,收获孩子的真心;播撒动手的种子,收获孩子的创造力。吴老师还说,课堂的起点是真实的自然界,只有回归到自然中去,才能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紧接着,四年级的徐丽霞老师以“盯住一个点,做好一件事”为切入点,讲述了她的读书经历,她认为无论什么人,在什么环境中都不能放弃读书。在与我们分享的《薛瑞萍班级日志》一书中,她感受到的是爱,是亲切。她还给了我们三点建议:老师要爱读书,引导孩子们爱上读书,并且要与家长沟通,在教育中形成家校合力。
二年级的叶娜老师除了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之外,还推荐了一系列阅读书目,《美国小学是这样教孩子的》《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儿童绘画与心理治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不仅如此,她还为我们呈现了二年级全课程的教室里,随处可见、触手可及、陈列有序的图书角。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愉快地阅读,老师在这样的环境中赋予了思考和爱,与孩子们共同成长。
同样作为全课程的一年级则以薛薇老师为代表,向我们讲述了从《不跪着教书》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想。薛老师虽然年轻,却在日常的教学中产生了自己的思考,并在书中找到了共鸣。老师要做的,不是用已有的经验去约束自己,束缚孩子,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该书对许多人习以为常的现象进行了犀利的分析,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虽然一次活动的时间不过短短几十分钟,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经典与流行的大门。老师们精心准备,侃侃而谈,不仅是对阅读的体验和分享,更是对治学的沉思。相信聆听了这次分享会的老师们,都会在治学的道路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阅读悦读,且思且行。
龙锦六年级级部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