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校区新闻>>文章内容
以学定教,探索音乐“学习风格”——博爱音乐课题组开展研究活动
发布时间:2014-06-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仲夏时节,草木可人。虽然学期临近结束,但博爱音乐课题研究的脚步并未因此停歇,在经过一个多月的酝酿之后,61819日,基于学生“音乐学习风格”微型课研究活动在博爱教育集团龙錦校区如期开展。五位多感官联动培养小学生识谱能力”课题组的成员老师围绕阶段课题研究内容,精心设计展示了五堂微型研究课,全体课题组成员参与听课并做专题研讨。

本次课题组研究主题为基于学生“音乐学习风格”识谱教学设计。这个想法是从学生不同的性格、能力差异的角度出发的。我们经常说教师会有各种教学风格,其实不同的学生也会有基于他性格和能力的学习风格。比如针对偏动觉学习者,就可能适合亲身运动、体验;针对偏视觉学习风格的人,图形谱的运用是不是就对他特别合适;针对偏听觉学习风格的人,他们学习、表现谱子可能更偏向于对音乐的模仿。如果老师在设计教学时能关注到学生群体的不同学习需求、学习方式,同时兼顾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学习风格的阶段性倾向,就可能更具有针对性的开展识谱教学,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发展,实现了另一个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学生。

针对这个研究主题,“多感官联动培养小学生识谱能力”课题组的成员老师在前期讨论的基础上,各自根据所教年级、班级的学生情况,精心设计。王苏洁老师执教五年级《快乐的泼水节》,针对中高年级学生逐渐偏向理性,习惯用视觉学习的特点,运用两张五线图谱的对比,通过学生的视觉感受,来解决识谱教学中学唱附点节奏的准确性;孙盈盈老师选择了四年级《雨中》,同样抓住所教班级学生听觉的敏感性,运用打击乐器来模仿雨滴声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的听觉感受,解决识谱教学中弱起小节的准确性;姜蕾老师同样选择了动觉学习风格的主题研究,她执教五年级《白兰鸽》通过学生拍手与手势伸展感受弱起拍与连音线的特点;钮小媛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亲爱的回声》,老师充分关注和利用到学生的听觉学习习惯,通过设计大山山谷情境,听游戏回声、模仿回声、寻找回声、演唱回声、让孩子们在聆听、模仿中感受强弱,表现强弱,从而更好的表现歌谱承载的音乐要素;蒋忱老师执教一年级,她针对低龄学生理解表达有待发展但爱动、好动的学习特点。用动觉上的“旋律”来迁移听觉上的“旋律”用动作“高”和“低”来表达音区的“高”和“低”。利用方位的前后和左右,表达旋律的上行、下行和缠绕,一堂《青蛙合唱队》让孩子们饶有兴趣。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在微型课后,在课题组长蒋忱老师的主持下,课题组成员就设计意图和实际操作的达成效果,老师对学生风格预设和课堂实际表现的差异各抒己见,开诚布公。最后,大家一致觉得,去关注和研究这个主题的价值远不仅因识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更看重的是,识谱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感受音乐本身,享受表现音乐的快乐,这对孩子来说才是受用无穷。为了这个愿景和目标,博爱音乐课题组将继续努力。同时,第二轮基于学生“音乐学习风格”微型课研究活动也计划在下学期初举行,让我们期待另外五位课题组成员的思想火花。

 

                                                                                                                     ——博爱音乐课题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