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我校数学教研组又如约在龙锦校区二楼“教师成长中心”进行了每周一次的数学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五年级的张钰和张丽老师带来了两节全景式课堂教学。
精心设计 精彩展示
张钰老师执教的是《圆的面积》一课。张老师首先通过猜一猜,让学生初步估计圆面积的范围,接着利用数方格的方法,初步验证了圆的面积是它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点。然后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活动,将圆形转化成了长方形。最后在沟通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圆的联系过程,成功地推导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张丽老师执教的是《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圆的面积公式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张老师借助生活中圆和其他图形的组合现象导入新课,让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随即通过分解组合图形——探索圆环面积的求解方法——对比其他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和学生们一起归纳求组合图形的基本思路。在之后的多项练习中,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及时巩固和计算方法的优化。
专家引领 重建课堂
课后,教研室张林主任针对两位老师的思考与困惑,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两节课进行了重新建构。对于《圆的面积》一课,张林主任提出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教学时要放得更开。他将这节课分为3个板块:第一个板块,唤起经验。通过比较圆与其他学过的平面图形不同点来唤起学生经验:化曲为直和转化的思想。第二板块,自主探索。引导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借助想象把圆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第三板块,组织交流。可以采取生生互动,教师挑动的方式,充分交流转化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圆有什么联系,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张主任也提出可以变“要学生做”为“学生要做”。将整节课分为三个板块:一、激发兴趣。由两个圆拼成圆环和偏心圆两个组合图形,让学生通过猜测——验证,来激发学生自己主动计算面积的需求。二、探索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算理。在此环节中,教师给予多个基本图形,由学生自己选择其中的两个图形进行组合,在让同桌进行计算后再进行批改。教师挑选典型图案进行交流,从而总结算理。三、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促进反思 赋予实践
为了能让博爱的数学课堂绽放更多的光彩,张林主任对我校数学教师和数学课堂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变“教”d得精彩为“学”得精彩!这个要求激起了每位数学教师的深思: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转变?这就需要每位老师在课堂中充分相信孩子,老师的位置要往后退一点,给孩子们更大的探索舞台。老师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会有意识的朝这方面努力,变教师教会为学生学会。让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学到知识,更享受学习的整个过程。
五年级数学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