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天空晕染了芳菲的故事,也照耀了美丽的校园。4月24日,天宁区小学美术濮晓华教师发展工作室的活动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活动开始,由杨敏老师主讲了专题研讨的小讲座《小学美术评价多元化》,接着杨敏老师执教六年级的《未来的建筑》姜汶青老师执教五年级的《鱼的纹样》。她的《我设计的未来建筑》一课,也尝试用多元化的展示评价方式来打破惯有的评价模式,一上来便用卡纸快速的做一个简单的建筑造型,并且让学生也尝试一下,这种方式直观而有效,学生一下子就掌握了制作未来建筑的基本技巧。待学生制作完成简单的建筑造型以后,同学们对初步完成的作品进行了互评,及时地指出了每个人的优点和不足,这种过程性评价对同学们后面阶段的创作有很大的帮助。最后的作业评价也是本课的一大亮点,这一块的评价更加注重学生自评,老师要求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自己作品的设计理念,介绍作品的外形特点、功能,要体现奇、趣、新、美的特质,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姜汶青的教学设计也颇有创新,尤其是课件做得十分精美。可见,姜老师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给我们呈现了一节精彩的美术课。姜老师有幸得到缪校长和周校长的指导:课堂上,老师只是引导者,孩子们才是主体,老师不能过分强硬,要让孩子爱老师、爱课堂,让孩子收获知识的同时收获快乐。两位专家的评点,给青年老师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美术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