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校区新闻>>文章内容
精忠报国,壮志未酬---博爱讲坛之《岳飞传》
发布时间:2014-04-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本学期第四场博爱讲坛,是由四(7)班的黄佳缘和王一澎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岳飞传》。这本书的主人公乃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忠义之躯。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县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是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主讲人先头头是道地为大家介绍了主人公的生平,同学们都洗耳恭听。接下来岳飞的一些经历与故事更是让我们与这位英雄更近了一步:小时候,岳飞隔墙听书,成为南宋名将周侗的义子。在周将军的指导下,变得文武双全。长大后,岳飞参军成为宋军的一名战士,在抵御金军入侵的战争中,岳飞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屡获军功,令金军闻风丧胆,最后成为“抗金大元帅”。岳飞训练了一支纪律严明、作战勇猛的岳家军,他用兵如神,每次战斗要么把金军吓得军心涣散、落荒而逃,要么把金军杀得血光四溅、损失惨重。岳家军屡战屡胜、杀敌无数,为宋朝抗金立下汗马功劳。

同学们听着主持人感慨激昂的声音,仿佛也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了岳家军的骁勇善战的势不可当。主持人每讲一段,他们就不时地发出“哇”的感叹声。谈到岳飞,最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当然就是“岳母刺字”。岳母怕岳飞在她百年之后做出不忠不义之事,用针在自己孩子的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字。书中岳母说:“只要后人能说:好个夫人,教子成名,忠报国,流芳百世,我就含笑九泉了。”岳母的言行教育着岳飞,终其一生都没有违背精忠报国这四个字。我认为,这位母亲对岳飞人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岳飞之后“精忠报国”的壮举,和岳母从小对岳飞的教育脱离不了关系。

讲完岳飞的经历,主持人们开始讲岳飞征战的一些故事了。“青龙山再破敌”这个故事篇幅虽不长,但突出体现了岳飞用兵出神入化的才能,和他那身精湛的武艺。“牛头山突围”这一战岳元帅的戏份不多,主要起的是居中调度的作用。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治军的严谨和铁面无私。正是靠他这种令行禁止,军令如山的严谨作风和铁面无私,岳飞才能带出一支铿锵铁军来,才能使得金兵叹服地说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句话来。至于谋害岳飞的秦桧一行奸佞党羽被用白铁做成跪像,放在岳元帅神像前,生生世世受人唾弃。“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正说明了英雄一定会受到后人的尊重,而小人甚至连冰冷的铁都会嫌弃,不愿意被刻成他的形象。

最后的一个环节,是朗诵岳飞的千古名句——《满江红》。当读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时候,同学们个个不自觉地抬高了音量,整个报告厅都沸腾了起来。荡气回肠的豪放诗句给这场博爱讲坛画上了句号。

在此次博爱讲坛中,同学们了解了一代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英雄气概。主持人所讲述的这位让后人传诵千古的历史伟人的各种经历、故事,也让同学们更加走进了他。博爱讲坛不仅可以推荐给同学们好看的书籍,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让我们扩充知识,多多认识历史上的许多伟人,它让我们每个人都受益匪浅。

                              博爱讲坛工作组  五(8)班 徐锐 报道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