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上午,科学组教研活动在龙锦科学教室开展,本次教研活动选取了四年级下册《运动的方式》这一课,由吴萍老师和陈文琳老师分别就这个内容进行了“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展示。
两位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站在不同的角度,设计出富有不同亮点的教学方案。吴萍老师的课从“青蛙是怎么运动的呢?” 入手,引发思考,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运用微视频的技术,让学生清晰地看到青蛙的运动过程,而后通过有趣的分组实验,通过学生画一画记一记,引导学生认识多种不同的单一运动方式,最后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的运动,带领学生亲身体验细致分析,了解了复合运动,拓展了学生对运动方式的认识。陈文琳老师开门见山式的导入简洁明快,通过层层递进式的活动设计,从拍皮球到滚动易拉罐再到直升机的飞行,让学生从单一运动的认识,到复合运动的了解,再到不同运动方式的分类,给学生提供了有结构的材料,建立了宽松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在快乐的玩中有所收获。
两节课结束后,执教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围绕科学教学中实验记录这一主题做了智慧的分享:吴萍老师分享了她对《运动的方式》的在思考,结合自己对这课的思路设计,在试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等跟教研组内的老师进行了交流与探讨;陈文林老师就《以实验记录为载体,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进行了分享,从实验记录在小学科学研究中的意义、实验记录在实际的科学课中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三大方面做了阐述,让听课老师受益匪浅。
最后科学教研组长俞颉老师结合两位执教老师的教学和讲座做出了肯定,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教研活动是个载体,汇聚了思考,展示着智慧;教研活动更是提升,促进了研究,提高着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