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三周周四,博爱教育集团美术教研组老师和天宁区小学美术濮晓华教师发展工作室的成员相约龙锦小学,这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天宁区美术教研员蒋春燕,她是论文写作高手,文章屡屡在美术核心期刊《中国美术教育》上发表,她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撰写如此多高质量的论文呢?一定有很多值得大家学习的经验。
蒋老师从如何选题开始,指出要写好论文要源于实践、选好角度,平时教学要教而知困,要多反思,多提炼,并且要运用好新理论和新经验。接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自身的实例阐述了论文如何命名,如何就一点去深入研究,好的论文要找到突破点,切口小,视野要大,角度要小。更从论文的内容安排结构提出论文要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展示了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不同论文结构的方式,蒋老师撰写的《静待花开——美术作业多元化评价的研究》案例让大家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同时也用“箱子理论”让大家学会如何收集整理平时教学中有用的实证来支撑论文,最后蒋老师强调厚积薄发,功夫在诗外,提醒大家一定要多读书,读教育经典、读教育报刊、读人文书籍、读写学生和为学生写的书。这些智慧的分享让大家对论文写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讲座结束后,老师们就各自带着自己对论文写作方面困惑的思考、存在的疑问和蒋老师进行了交流,并且写下了自己对论文写作的新认识以及自己听讲座的启发可以运用于自己论文写作的方法,好多老师还和蒋老师探讨了近期打算撰写论文的主题,在她耐心、细致的指导后,在讲座前许多年轻教师对论文的写作态度由害怕渐渐转变为跃跃欲试,参加活动的老师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收获颇多,希望工作室教研组能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和机会,同时表示带着研讨表格来参加教研,的确能让教研更深入,能切实促进老师们的各个方面能力的提升。
听听老师们怎么说:
很感谢蒋老师的讲座,今天的讲座受益匪浅,关于论文的如何撰写,这一课题紧密的围绕着我们的工作生活。蒋老师时而诙谐,时而深入,感触深的一点就是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小的切口入手,寻找突破点。
——冯淼
蒋老师的讲的论文写作方法十分细致全面,本来不会写论文的我从中受益匪浅,我学到了写论文用怎样的格式,又怎样把自己的论文写得专业,那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学到的最多的就是在课堂中寻找素材,找到论文切入点之后在课堂中积极发现和反思。最爱的就是蒋老师说的录音笔的用途了,能够让我们以第三者的身份审视自己的课堂,寻找自身不足!讲座完后的研讨蒋老师也非常耐心又认真的回答每个老师的疑惑!相信老师们都和我一样获益颇多。
——薛薇
蒋老师做的论文的讲座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认识到论文写作选题很重要,要走在别人的前面,写别人没有写过的,想别人没有想到的。这就需要平时多做积累,即时反思自己的每一堂课,将自己的课录下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反复琢磨,看看是不是有不足之处。这些都是很好的建议,而平时却被我们所忽略了。以后自己一定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反思,多记录,为自己的论文写作积累素材。
——杨敏
蒋老师的讲座为我们年轻人奠定了厚实的根基,从她的话语中感受到了她在用她的真诚之心,肺腑之言激励我们要有所思,有所想,用心去做好教学工作。她的讲座使我知道了写论文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可以用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灵感不要凭空而来的,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平时注意收集资料,才能在暂时的松弛状态下突发而至。
——王晓杰
五年级组 美术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