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扬鞭驰骏马,高天阔地展雄才。2月19日,常州市博爱教育集团龙锦校区和怡康校区的所有数学教师齐聚龙锦校区教师成长中心,开始了本学期的第一次数学教研活动。
开发家庭课程 拓宽数学视界
通过博爱数学教师每个人的努力,我校已成功申报常州市数学课程基地建设。为今后更好的实施课程基地建设,戴霞校长助理首先给大家介绍了课程基地建设的三部分内容:课程内容实施、数学场馆建设和建立课堂评价。本学期,数学组的主要任务放在数学校本课程的制定上。戴校长提到目前准备实施的是校本课程中的家庭课程,每个年级段的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学习阶段:1-2年级,处于亲子阅读数学绘本和数学童话的感知阶段;3-4年级,是通过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规划时间等活动的规划阶段;5-6年级,则进入运用阶段,进行有关利息、股票、理财、基金等内容的儿童金融课程。
走进大问题教学 走近生命化教育
回顾博爱数学教学的研究过程,从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到最近五年的“预习基础上的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再到现如今“博爱微课程的教学研究”,都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但如何更深入地挖掘,让博爱的数学教学在教育思想上,在教学实践上能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呢?教导处的沈琛老师给大家详细地介绍了数学特级教师黄爱华所领衔的生命化教育“大问题”课题的研究。“大问题”课题在课堂教学上做了很大的变革:以“学”为核心,为“不教”而教,给了数学教学一个置顶的价值观。它的理念与博爱数学教学一直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为教师们的后续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更高、更远的平台。
在了解了“大问题”教学的理念后,教师们又一起观看了由黄爱华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认识”录像课,聆听了黄爱华老师有关“大问题”教学的研究报告。从理论层面走向了课堂教学现场,更直观地了解大问题课程,更清晰的知晓大问题课堂的结构。其中,黄老师行课过程的三句话:“问题,让学习发生;追问,让学习深刻;再问,让学习延伸”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大问题教学的三个层次。
制定详尽规划 推进深入研究
为了能够有效推进本学期数学组的教学教研活动,教研组长蒋滢老师在学期初就对活动进行了一个详尽的规划。会上,蒋老师要求数学组的各位老师在延续博小老师扎实进行常规教学、教研工作的基础上,更要将学、研、培相结合,青年教师做到以赛促培,资深教师做到分享智慧。对于本学期即将推进的大问题课堂研究,也要求各年级老师在级部集体备课时间内对本年级知识进行梳理,确定进行“大问题”研究的教学内容,着手进行大问题设计,并由本级部老师分工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尝试,做到有设计、有尝试、有反思、有重建。教导处徐敏老师还从本学期即将实施的“大小课”角度,鼓励在座老师进一步思考:孩子们想听怎样的大课?怎样的老师可以上大课?如何组织大课?
历时三个小时的数学教研活动,内容丰富而紧凑,从理论到实践,从总结到展望,给所有数学老师新学期工作指明了方向,更新了理念,更引发了思考,我们的课堂教学追求的是顺应自然的教育,让博爱的课堂真正成为一种教育生活。
五年级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