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校区新闻>>文章内容
剖析策略教学,关注学生思维——记龙锦校区数学组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3-12-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1211日上午,龙锦校区数学组教研活动如期于教师成长中心进行。六年级的陈阳老师和杨梅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两节策略研究课——《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推进全景教研,确立研究课题

为了进一步推进贯彻“全景式”教研思路,六年级数学教研组将“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作为此次教研主题。在集体备课中,大家普遍认为这一单元课时较少、教学内容联系紧密、教学目标指向集中、数学思维含量高,很适合选作研究课。从以往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在策略的学习与应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简单模仿和思维僵化的问题,而且“替换”与“假设”的策略在数学意义上存有关联性,会使学生产生混淆。因此,确定此次教研内容,既是为学生探索最优学习路径,也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着眼思维提升,面向全体学生

为了能让学生的学习效益最大化,两位教师对两节课作了精心设计。陈阳老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以学生的解题思路作为教学素材,抽丝剥茧般揭示了研究的主题、目标和价值,让学生在一次次思维挑战中获得对解决“替换”类型问题的深层次体验,积累解题经验。杨梅老师采取预习教学模式,使学生或带自信或带疑问进入课堂,提高了学生的上课预期。杨老师由简到难,恰当整合学生的解题方法,在回顾与比较中抽象出“假设”策略,让学生在过程中体会“假设”价值,在练习中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的能力。

 

把握教学节奏,服务学生发展

张林主任在课后谈了自己的体会。首先他肯定了两节课的整体设计方案和教学效果。对《替换》一课,张主任认为在引导性问题讲解指向要明确,应牢牢扣住替换主题,平衡好新策略与老方法之间的关系。就《假设》一课而言,他觉得在抽象的算式面前,老师还应该放慢脚步,陪着全体学生“步步走稳”。对于策略教学这个大课题,张主任提出,所谓“策略”即学生能有效改变问题中信息的呈现方式,用以解题。同时在思考的过程中提升数学思维品质。他进一步谈到,教师在推进常规性教学流程的同时还应适时引导学生回顾比较,引起必要的反思,内化策略意识;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利用提问等手段将个体资源转化为全体资源,让各个学力层次的学生在思维上获得发展。

本次教研活动为听课老师带来新的观课体验,六年级策略教学的“全景”呈现给我们留下更多的是思考:如何认清策略的本体意义,如何深入理解教材,如何更好地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六年级组报道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