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上公开课是展示教师备课、授课水平,进行集体思考和探索,从而促进教师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本周二,我们四年级组在大练兵活动中为全校语文老师展示了第四单元故事篇的《开天辟地》的第二课时。授课前,四年级语文组把本单元的集体备课上传到校园办公平台上,并对整个单元的总体设计和教学目标做了阐述,让与会老师在听课之前对我们的单元整体设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在听课和评课中更有针对性。
由宋如宝老师执教的《开天辟地》的第二课时经过了两次试上,同年级组的语文老师一起参与了听课和磨课,为这节课的展示出谋划策。在教案设计中,宋老师关注到了单元整体目标和本课内容的契合,定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感悟盘古的形象和了解对偶的手法,感受神话想象丰富的特点。在授课中,宋老师采用了各种方法来达成这两个目标:让学生通过多种朗读来感悟盘古力大无穷和无私奉献这两个特点;围绕这两个特点,指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重要细节进行个性化的感悟体验。在处理对偶这个修辞手法的教学时,宋老师先是出示了文中的一组句子,让学生读句子并感悟这句句子的特点,从而归纳出:字数相同,词性相对这个对偶句的特点,接着又让学生在文中找找类似的句子,更深入地体会对偶句的特点,在最后还有一个仿写对偶句的训练,整个设计由易到难,很具有层次性,这一部分受到了很多老师的肯定。
在授课结束后,全校语文老师围绕“目标设定是否合理、学生课堂表达能力如何、教学活动的设计有无改进之处”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充分肯定了宋老师今天的授课:目标明确,授课板块清晰,教学设计得当。例如最后的写话环节,宋老师让学生仿照现代文的样子改写小古文,并且试着用上对偶的修辞手法,这一设计不仅让学生丰富了想象,还内化了语言,体会了对偶句的妙处。
对本次的授课老师们也提出了中肯地意见和建议。例如:在抓整体教学的同时,也要关注到课堂细节的处理,尤其是行课的语言要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能站在授课者的立场上,而应该考虑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授课者的提问意图,是否能帮助学生有所提升。在授课语言上,要更注意规范性,例如对偶句的特点“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学生很容易在“词性相对”上发生误解,最好能帮学生归纳为“词性相当”。在出示第7节中要求背诵的内容后,宋老师为了让学生达到课堂记忆的效果,出示了两组填空,第一组有半句的提示,学生比较容易背诵。第二组的时候把前后两部分的内容都去掉了,学生如果没有经过充分的朗读是达不到这个效果的,老师建议,如果可以在这时把小古文提出来,对照了读,不仅能帮助理解,还可以让学生体味小古文和现代文各自的特点。
我们相信,在这样的思辨碰撞的过程中,无论是授课者还是听课者、评课者都能有所收获。
四年级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