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校区新闻>>文章内容
研究 分享 提升——记天宁区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13-11-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几何概念的教学是数学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研究的话题与难点。1114日下午,天宁区的数学教师们在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带领下齐集博爱教育集团龙锦校区的报告厅,共同开启了一次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探索之旅。

这次活动由兰陵小学的潘海霞、博爱集团的杨梅和局前街教育集团的杨宏磊三位老师对《射线、直线和角的认识》进行了同课异构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他们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诠释了各数学教研组对这一节课的思考与挖掘,可谓精彩纷呈,百花齐放。

       挖掘教材,细致生动

兰陵小学资深的潘老师凭借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课前的充分准备,对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与关联讲解得非常细致,帮助学生理解“有限”和“无限”的区别。她充分挖掘教材,引发学生想象,对两点确定一直线的应用和距离概念的揭示有独到之处。

      形象抽象,对比联系

博爱集团的杨梅老师将金箍棒引入课堂,通过金箍棒的变化将线段、射线和直线有机联系,通过联系和想象让学生体悟三线的特征、建立三线的表象。并从中渗透了无限的数学思想。在三线表象建立后,老师提出问题:“既然直线无限长,那能不能把直线画下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学生的思辨。一环扣一环的教学,处处体现出了杨老师教学的细腻与深入。

       基于比较,突出内涵

最后出场的是局前街教育集团的杨宏磊老师,杨老师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杨老师由曲线到直的线,在关联比较中凸显了弯和直的内涵差异。接着,杨老师又借助于手电筒的光线和“金箍棒”,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想象一下等学习方式来抽象出射线和直线。并进行三线的对比,让学生们用自己的想象和实践自然而然地体会三线的特征和异同,突出了关联与想象。

                           面向全体,关注学情

三节课后,三个学校的教研组就三节课的设计作了详细的介绍,对教材和教法学法进行了诠释与解读,体现出三所学校对这个内容的理解和挖掘。

最后,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邓炜老师也对此次的活动作出了点评,提出了展望,希望我们的教学设计要以“学”为中心,教学的展开围绕三个问题:“学什么”、“谁来学”、“怎么学”。是啊,“如何把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空间,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就是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

此次活动,为天宁区的数学老师提供了展示的舞台,通过对同一节课的研究来带动全区数学老师对数学教研有更深的认识,更多的收获。 

                                                                                                                       五年级组报道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