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四、五、六年级的8位小记者齐集于怡康校区二楼演播厅,与怡康校区的三(10)班同学一起,聆听了一节别开生面的主题班队课——“我随爸爸游‘非洲’”。
班队课由三(10)班阳光中队袁启越同学的爸爸主讲。袁爸爸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驴友,他的足迹遍布川藏台湾等地,这次他又一次挑战了自己,去了遥远的非洲。随着独具风情的非洲音乐,班队课开始了。袁爸爸戴上了同学们特地制作的酋长头饰,他给同学们讲述了他们一行五人于今年九月间在非洲大陆为期20多天的神奇之旅,包括在肯尼亚国家森林公园与各种非洲野生动物的亲密接触和攀登非洲屋脊乞力马扎罗山最高峰的登山之旅。他用大量真实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精彩的语言把同学们带到了那古老而神秘、充满了惊险和传奇故事的非洲大陆。接着,袁爸爸还给同学们介绍了这一路上他所携带的野外生存装备,有迷你型的防风煤气灶、保暖鹅绒睡袋、伸缩灵活的登山杖、功能强大的背包等,大大开阔了同学们的眼界。
整整一小时的班队课上,小记者们看得津津有味,听得心驰神往。班队课结束之后,久久不愿离去,都围在袁爸爸身边进行了热情的采访。请看小记者们的活动记录:
瞧,照片中一棵奇特的树一下子把我们的目光吸引住了:它的树干如棍子般细而直,而枝叶却极其茂盛,如同一把绿色的大伞,就那么一棵,孤独而又骄傲地站立着。“真像细脖子上顶了个大脑袋。”我小声地说。一群秃鹫则把它当成了瞭望台,望着四周一望无垠的草地,随时觉察出有什么动静。突然,一只张大了嘴正打着哈欠的雄狮又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只见它的鬃毛如仙人掌上的刺儿般浓密又杂乱地“插”在脸的周围,嘴张得老大,匕首般尖锐的牙齿一露无遗,让人看了就心惊胆寒。“哇!”大家都叫了起来,原来是河马,它们如同几艘浮出水面的潜艇,那灰褐色的身体与水完全融合,两米多长的身子横在水面犹如几块光滑的怪石。嘿,一只猴子正在四处窥探呢,它的头顶泛红,身体白中带黄,在树上特别显眼……
六(4)班 赵子捷
登山的过程可以用一个词形容:艰苦卓绝。虽然他们最后的登顶因为同伴的高原反应而不得不放弃,但是,我们看到了他们身上具有的坚韧顽强、互相关爱的品质,获知了关于登山的宝贵经验,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探索世界必须有一个强健的体魄。
六(1)班 邵骥遥
“这家旅馆贴近自然。晚上在旅馆旁边的草坪上常常可以看见河马庞大的身影。旅馆边筑了一道矮墙,人可以随意跨过矮墙,而河马不会跳跃,所以它们不能靠近旅馆。为了防止游客跨过矮墙与河马亲密接触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一吃完饭,保安就会护送游客回房间,同时矮墙旁也一直有保安在站岗。”原来在非洲可以这样的和大自然亲近,这真是太神奇了。
六(9)班 傅佳怡
袁爸爸一边解释,一边拿着这玩意儿像变形金刚一样给我们演示起来。他先分离出盖子,将盖子放到有口的杯子下方,再从盖子上分离出支架,一个迷你型的防风煤气灶就完成了。“只要把盖子下面的孔插上野外工具专卖店卖的专用气管,就可以在野外烧一些简单的热食。”袁爸爸补充道。我恍然大悟,不由地“哦”了一声,同学们也都连连点点头,原来这小小的装备里还蕴藏着这样无敌的功能啊!野外生存装备真是种类繁多、方便神奇!我真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携带这一套野外生存装备开始我的探险之旅!
六(3)班 曹雨楠
六年级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