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校区新闻>>文章内容
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记博爱音乐组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3-09-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近日,博爱音乐组围绕我校的省级课题——“‘多感官联动’培养小学生识谱能力的研究”开展了研究活动,本次活动在钟楼区勤业小学举行。

这次活动的研究课由勤业小学的江平老师执教五年级的歌唱教学《杨柳青》一课,这首江苏民歌活泼风趣、是扬州地区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也是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广为流传的民间小调。在导入环节,江老师分别选择了南方和北方的《杨柳青》来给学生欣赏,让他们初步认识南北方不同的音乐风格。新歌教唱中,江老师带学生学习了扬州方言,体会了当地人民在田间劳作的喜悦心情,然后带领大家学唱,解决歌曲中一字多音的难点,整个教唱过程,江老师始终坚持范唱,使学生在声音和音准方面都有正确的示范!

在评课结束后,博爱小学姜雷老师就暑期在北京参加的国培为我们大家做了讲座,这次培训主要介绍了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的“新双基”。音乐教育新体系是由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发展情商为主的教育目标,以提高能力为主的教学要求,以掌握音乐经验为主的教学成果所构成的教学体系,全新理念,全新思路。音乐教育新体系为世界三大音乐体系教学法的融合——德国的奥尔夫、匈牙利的柯达伊、瑞士的达尔克罗兹。而“新双基”是我们现在大力推广的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教学法的核心,新体系新就新在选择了与现行学校音乐教育不同的“新双基”。在讲座中,姜雷老师还指出了新体系的基本特点是“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也许,你会觉得新体系有点无所适从,但其实只要真正掌握了理念和原则,就一定能在教学行为上表现出来。当然,从观念到行动距离还是很遥远的,只要坚持去实践、去学习、去思索,就一定会拥有教学实践能力。新体系理念不是新的,方法也不是新的,它的新在于——选择。其实真理就在那儿,关键是——你是否选择了它。

相信在新体系和新双基的推动下,我们的音乐教育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附:教研活动感想(程雪蕾)

九月十八日上午,姜雷老师为我们做了一场名为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的讲座,这场讲座围绕了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的“新双基”展开。

“新双基”是我们现在大力推广的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教学法的核心,这个体系新在她选择了与现行学校音乐教育不同的新双基。与原有的旧双基只重视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从而产生的填鸭式教学、应试教育所不同的是,新双基重在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使其艺术化,而非知识化、技能化。这与新体系中引进的国外三大教育体系: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三大体系重在培养大众性而非专业性的音乐人才,重在以人为本、以乐为本。

讲座的后半部分,姜老师还为我们介绍了几种能有效使学生体验到音高、恒拍等音乐要素的实例。通过这些活动,希望能让学生体验、并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教研活动感想:(曾亚欣)

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知。学习音乐的最终目的是表现音乐,而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是表现音乐的前提条件。姜老师说的通过击打筷子配合音乐的表现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就是让学生整体感知音乐。以后我的教学中也要多加强音乐的律动,通过律动让学生自己去体验音乐,去表现音乐,最后有能力去创造音乐。

姜老师所说的用音符加唱名的方法来教学我个人认为也非常的好。这样的做法不仅省去了一部分对五线谱认谱的困难,而且可以更加简单容易让学生唱出旋律,节约了时间,增强了上课的效果。

       

                                               五年级组报道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