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课,导什么?——记单元导读课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13-04-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4月23日,博爱小学3-6年级的语文老师又齐聚练兵室,参加一周一次的大练兵活动。本次练兵课由四年级级部承担,陆静亚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堂令人耳目一新的单元导读课。
课前,四年级语文组针对苏教版第六单元的课文和主题阅读上的相关文章几经探讨,确定了单元目标和课时计划。精心确定了精读课文《沙漠中的绿洲》《云雀的心愿》和略读课文《地球只有一个》《绿色千岛湖》》《枯叶蝴蝶》《蛇与庄稼》,旨在用画思维导图和作批注的方法来指导孩子学习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生活中环保话题,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孩子爱护环境的意识。
今天的导读课上,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故事“不堪重负的地球”,让孩子们明确了本单元的主题。孩子们有感而发之后,又在陆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小组合作,重点学习了《地球只有一个》和《绿色记事本》这两篇文章。接着,“荒漠化:环境问题之首”这个微视频,把孩子们的视角转到了《沙漠中的绿洲》这篇课文。在预习单的引领下,学生分别从“我会读、我理解、我会写、我思考、我会查”这5个板块,扎扎实实地进行课堂预习。整节课模块清晰、目标明确,进行得有条不紊。
接着,刘文忠老师又把四年级对于这个单元的解读和各个课时的安排与同行们分享,让大家对单元有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得到了常州市电教馆戴晓娥馆长的指导和支持,今天这堂课后,老师们又在戴馆长的引领下展开了激烈讨论,小组代表纷纷发言。大家在良好的氛围中各抒己见,对课堂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其中,几个小组关注到这堂导读课的设计合理与否。我们看到陆老师在强调主题这一方面做得很扎实,但似乎在内容安排和整个单元的学法引导上还稍显欠缺。这也引发了听课的思考:单元导读究竟导什么?许是因为告知习惯,老师们往往会在单元导读课上急于把内容教给孩子。殊不知,这些知识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也能自己习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老师们也应时刻提醒自己导方法重于导内容。例如,本单元的文章有古诗,有童话形式的说明文,有现代诗等,老师也要关注不同的表现方式,并引导孩子学会阅读不同文体的方法。
戴馆长高度肯定了博爱语文老师在语文课堂上的大胆创新和实践,也提醒了在座的语文老师在改变学习方式的同时,要关注活动目标清晰与否,设定指向清晰的活动任务单,另外明确小组内的分工,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另外,她还特别提醒语文老师关注课堂内写字的指导,应把握新课标对低、中、高三个年段在写字上的不同要求,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语文教学改革的路上,我们愿意静静聆听、反复思考、努力创新。




四年级组报道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