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校区新闻>>文章内容
三月杭州行 感悟丝韵情------2013杭州李春华艺术研修班小记
发布时间:2013-03-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阳春三月,我又一次来到了美丽的杭州,参加了“李春华艺术研修班”的学习。尽管还是春寒料峭,尽管每天从早到晚学习日程排得很满,但所有参加学习的人都没叫苦的,大家都很珍惜这短短的三天时间。在这几天里,大家相互交流、认真听讲,那份对葫芦丝的热爱之情、钟爱之心充满在整个学习过程之中。我已是连续三年参加了,每次学习后对葫芦丝的认识就会提升一次,下面就来讲讲我的感悟和收获。

一、由“悟”而“懂”

   葫芦丝,由于它的易于上手,让很多人都认为葫芦丝是一件非常容易学的乐器,我以前也一直是这种认识。但在研修班上,当你听到李春华老师的现场演奏后,你就会产生不敢吹的想法,因为他吹得太好了,每个音都演奏和掌控得很漂亮、很到位,音乐富有意境、情感和层次,有种美得无法表达的感觉。为什么他能吹这么好而我们却很难做到呢?我力求从他每次的讲课中寻找答案,他的“一音一曲”、“无韵之乐无情,无情之乐无神”、“内外兼修,刚柔并济,人丝合一、太极之功”等等的理论渐渐地让我悟出了点东西,发现自己开始有点“懂”葫芦丝了。葫芦丝是有灵性的乐器,你只有懂了它才能演奏好它。

二、由“景”而“感”

   研修班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尽管都是成年人,但大家的学习劲头真的是让人很感动。课堂上,大家手里的摄像机、手机全都跟着李春华老师的声音跑,生怕漏掉他说的一句话。课间,大家也总是围着李老师或几位助教,把无数的问题抛给他们。当学会一个个新的东西时,每人脸上都会绽放出孩童般的笑来,这样的感人场景每天都在重复演绎,在这种浓郁的学习氛围中,真是不好意思偷懒。这也让我很是感慨,葫芦丝在短短的几年内为什么会成为中国民族民间乐器发展最迅猛的呢?就是因为有着这么一群深爱它的人哪!

    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光有感想是没用的,要付诸于行动。在这里借用李春华老师的话作个结尾:“我要用一生的时间演奏好葫芦丝,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的一生是短暂的,而葫芦丝艺术的时空是浩瀚无穷的,我能做的只是不断地解决自己的遗憾,尽力地去领悟和美化这来自天籁的神奇丝韵。”

 

 

                   音乐组  二年级组报道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