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校区新闻>>文章内容
简单而不简约——常州市小学语文新课标背景下阅读教学研究活动
发布时间:2012-10-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老师们的企盼中,终于迎来了常州市小学语文新课标背景下阅读教学研究活动。本次阅读教学研究活动在常州市教研室广泛调查研究后,确定了老师们一致认为最有挑战性的三篇课文:《田园诗情》、《林冲棒打洪教头》和《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在2011年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大胆尝试、探索研究,引领常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常州市天宁区博爱小学邱俊老师执教了四年级《田园诗情》。课堂中,邱老师通过大量栩栩如生的图片、诗情画意的渲染语言和充满异域风情的牧场音乐带领学生畅游在荷兰田园的异域风情中。学生在情境中自读自悟,触摸语言文字之间流淌着的喜爱之情。本课词汇量大,针对新课程标准中的年段特点,邱老师让学生初读课文后,出示“仪态端庄”、“悠然自得”、“剽悍强壮”、“自由驰骋”、“绿意盎然”、“辽阔无垠”六个四字词语,说说你初使荷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一匠心的设计既检查了学生认读词语,并让学生在练习说话中掌握应用了这些词语,还感受了文章的内容,真是一举三得。 “绿意盎然”这个词语的理解在邱老师的灵活运用中立体呈现,给学生留下了印象深刻。随后,邱老师以“默读课文二至六自然段,文章讲述了哪几个画面?并给画面起个题目。”这一问题,带领学生梳理课文脉络,概括每一小节小标题,学生趣味盎然,兴致勃勃地在课文语言文字间找寻画面,提炼小标题,当学生所概括的小标题全部展现在黑板上时,让所有人惊喜地发现小标题连起来竟是一首优美的小诗。当学生津津有味地读着自己创作的小诗时,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邱老师教学无痕的魅力。

 戚区丁堰小学的武之勤老师和武进成章小学的王正丰老师分别执教了《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一、第二课时。这篇课文节选自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经典的课文让老师觉得难在取舍,文章训练点和关注点太多;难在提升,让学生深入思考并拓展延伸,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难在突破,用独特的视角感受名著的文学底蕴。基于这些思考,两位老师针对不同的课时和目标定位,各有侧重地突破了重难点。武老师的第一课时,从《水浒》入手,介绍了《水浒》的作者和章回体小说的文体知识。针对古典小说的特点,随文识字,以多音字、轻声字和现在不常见的一些古语词为教学重点,依次击破。王老师独特的视角,鲜明的对比阅读法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在语言文字中品味林冲和洪教头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为语文阅读教学另辟蹊径。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语言朴实无华、内容浅显易懂,这样的文章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出语文味,真可谓是一种挑战。溧阳文化小学钱友芬老师以及她的备课团队在多次研读新课程标准和文本的基础上,查阅大量课外资料补白,丰富人物形象,学生情多而辞发,感悟了作者浓浓的爱意,领悟爱的三个层次:爱是一种关怀,爱是一种期待,爱更是一种奉献。

最后,在天宁区教研室王勤老师的主持下,四位执教老师和他们的备课团队代表分别阐述了各自的设计理念和对新课程标准的领悟,言辞恳切。武进区教研室张老师的发言高屋建瓴,他提出的“过程比方法更重要”的理念,更是获得了下面观课老师的积极响应,市教研室朱老师也给予了肯定。最后在朱老师精彩的总结中拉下了帷幕。

这是2011年新课标背景下首次阅读教学研究活动,是全市各区在区教研员带领下阅读教学智慧的凝聚,它用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诠释了新课标理念,更将引领常州市小学语文教师在市教研室的带领下探索简单而不简约的语文课堂。

 

                    

 

 

  

                       教师发展部  六年级组报道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