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当凉凉的秋风正悄悄袭来时,博爱小学的会议室里却洋溢着英语老师们的教学研讨热情。南师大刘学惠教授和常州市教研员黄小燕的老师的到来,使博爱英语课例研究又将再一次扬帆起航。
基于今年三年级英语教材的全新改版,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多值得研讨的空间,因此本学期的课例研究安排在三年级。教师发展部高洁副主任首先和大家确定了研讨时间、研讨内容、上课老师等一系列事项,并结合下周我校将迎来澳洲老师的一个教学互动,把此次的英语课例研究推向国际化的一个更高层次。
“微课程”,一场教学革命正在博爱兴起,打造博爱微课程学院,我们英语学科将如何与之亲密接触,怎样把微课程更好地运用到英语教学中,是我们英语老师的困惑。黄老师为我们指点了迷津,她认为英语学科是一门语言类学科,语言的功能性体现,需要师生之间的活动。我们在思考和实践微课程在英语学科的体现时要明确老师的作用和变化体现在哪儿?拍出的微课程视频以何种方式展现,学生是否能接受?黄老师建议,可以分年级做起,比如三年级作为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可以针对学生部分单词发音困难进行指导以及字母书写指导的微课程教学,是否可以在我们这次的课例研究中体现它的意义。黄老师独到的见解使我们英语老师渐悟在这场新的“学习革命”中,我们将如何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最后刘教授也结合英语教学谈了自己对“微课程”的理解,从教学主攻方向、教学设计、观察方式与手段、课后评议、教案修订及二次授课,还有后侧报告等多方面比较了课例研究和传统教学的不同点。在过去一年的研究合作中,刘教授感动于我们博爱英语组团队的努力和付出,惊喜地看到了老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并初步形成了“以学习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分析观察到的问题和困惑,总结一系列的经验教训,并运用于实际教学”的教研理念。相信这次的课例研究一定会更深层次地体现我们博爱英语组的智慧,成为我们英语微课程学习的更好的平台。